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945-1969)

作品数:5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磊黄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史学月刊》《军事历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美国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冷战尼克松政府生化武器军事交流里根政府更多>>
相关领域:军事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抵消战略”与卡特时期美国核战略的延续与变化被引量:3
《美国研究》2014年第5期97-111,8,共15页刘磊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美国战略学研究与美国核战略思想的演变(1945~1969)"(2013M53130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冷战时期美国在远东地区的核部署研究(1947~1977)"(13YJC770003)阶段性成果
美国卡特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根据自己对美苏核均势以及苏联对外扩张局势的判断,认为美国有必要调整军事战略,更加灵活地使用核武器来威慑和遏制苏联。在苏联入侵阿富汗等局势的推动下,布热津斯基与国防部长布朗一起制定了阐...
关键词:美国军事与外交 核战略 冷战 卡特政府 布热津斯基 
肯尼迪政府时期美国对苏联核战争的设想被引量:1
《军事历史研究》2014年第2期126-134,共9页刘磊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美国战略学研究与美国核战略思想的演变(1945-1969)"(2013M531309)
肯尼迪政府执政后,修改美国核战略,将战略打击的优先目标由城市转向军事力量,重视第二次打击力量的威慑作用,注意以"可控和灵活反应"的方式来应对可能的核战争。同时,结合当时的冷战背景,肯尼迪政府设想了美苏间三种形式的核战争,并制...
关键词:肯尼迪政府 核战争 美苏争霸 第二次打击 冷战 
尼克松政府对生化武器的政策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被引量:8
《史学月刊》2014年第4期62-71,136,共11页刘磊 黄卉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美国战略学研究与美国核战略思想的演变(1945~1969)”(2013M531309)
1969年,美国尼克松政府上台后,出于国内外政策的考虑,与苏联进行了多项双边与多边军备控制与裁军谈判。生物与化学武器控制与裁军也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尼克松政府经过研究决定全面放弃生物和毒素武器以及首先使用化学武器的权利,只...
关键词:尼克松政府 生化武器 毒素武器 1925年日内瓦议定书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论里根政府时期的中美战略关系被引量:5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2期74-81,126,共8页刘磊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美国战略学研究与美国核战略思想的演变(1945~1969)>(2013M531309)的阶段性成果
里根上台执政后决定与中国建立战略联系,以共同应对苏联的威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美两国实现了高层互访以及武器出售、高技术转让等军事交流,形成了联合抵制苏联扩张的合作关系。但由于1989年东欧剧变、苏联威胁逐渐消失等冷战形...
关键词:里根政府 中美关系 军事交流 
尼克松政府海床军备控制政策与《海床条约》
《军事历史研究》2013年第4期114-122,共9页刘磊 
2013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美国战略学研究与美国核战略思想的演变(1945-1969)"(2013M531309)
在美国尼克松政府与苏联进行的一系列核军控与裁军谈判中,《海床条约》成为双方达成的第一项成果。尼克松政府坚持海床非核化而非完全非军事化的原则,有保留地支持了海床军控条约,只限制核武器及其相关设施在海床的部署。这样既成功应...
关键词:海床条约 核军控 尼克松政府 裁军 冷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