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70058)

作品数:16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鑫宏毕昱文何书彩柳俪葳更多>>
相关机构:黄河科技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河北传媒学院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编辑之友》《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法制与社会(旬刊)》《社科纵横》更多>>
相关主题:长芦北洋政府时期述论民国时期灾荒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世纪30年代河南水灾与政府责任
《农业考古》2017年第3期117-123,共7页王鑫宏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河南近代灾荒史研究"(项目编号:12YJC770058);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国时期华北灾荒史研究"(项目编号:2012CLS003)
20世纪30年代河南水灾肆虐,可谓无年不灾,给河南民众带来无法计量的损失。造成这段时期水灾频仍的社会原因是多方面的,然政府失责乃其中最为重要之因素。面对水患,政府在灾害预防和临灾救济两个方面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责。导致政府在...
关键词:20世纪30年代 河南 水灾 灾害预防 救济 政府责任 
近代河南灾荒社会成因的中长期考察被引量:1
《社科纵横》2016年第1期100-103,共4页王鑫宏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河南近代灾荒史研究"(12YJC770058)阶段性成果
近代河南灾荒有着复杂的社会成因,立足于整个近代历程而言,这些社会原因包括人口的增长、政府的失责、战争的频繁以及经济的转型。正是在这些社会因素的综合促使之下,每遇自然灾害,势必造成饥民无数。
关键词:近代 河南 灾荒 社会 成因 
民国时期河南省政府防灾举措述评被引量:1
《当代经济》2016年第1期110-111,共2页王鑫宏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河南近代灾荒史研究>(12YJC770058);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国时期华北灾荒史研究>(2012CLS003)
民国时期河南省政府防灾举措主要包括仓储备荒、兴修水利、江河治理、植树造林和科技防灾。但是,由于时局动荡、制度落后加之腐败丛生,这些防灾机制并未能发挥应有的价值。本文以民国时期的河南省为例,对该时期的国民政府防灾机制及其...
关键词:民国时期 国民政府 防灾 实践 评价 
近代河南蝗灾及其影响述略被引量:2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91-94,共4页王鑫宏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河南近代灾荒史研究>(12YJC770058)
近代河南蝗灾频仍,是当时河南三大自然灾害之一。蝗灾在晚清时期主要集中在1855-1857年,民国时期则以20世纪40年代初期豫东一带的蝗患最为严重。蝗灾给河南社会带来较为恶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蝗灾造成农业减产,历次蝗灾发...
关键词:近代 河南 蝗灾 影响 
1942—1943年中原大旱荒中的边区政府救灾述评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5年第12期15-17,20,共4页王鑫宏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河南近代灾荒史研究"(12YJC770058);2012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国时期华北灾荒史研究"(2012CLS003)
1942—1943年中原大地旱灾为虐,数千万民众沦为灾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以民为本,积极开展救灾活动,包括安顿灾民、减免公粮、赈济灾民、调拨粮食、厉行节约、发展生产和灭蝗除害,边区政府的救灾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灾民度过灾荒...
关键词:1942—1943 年中原大旱荒 边区政府 救灾 
近代河南自然灾害的特征分析被引量:2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年第30期286-287,共2页王鑫宏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河南近代灾荒史研究>(12YJC770058)阶段性成果;2012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国时期华北灾荒史研究>(2012CLS003)
近代河南自然灾害概括起来有六大特点,分别是种类繁多、灾害频仍、多灾并发、连绵持续、区域差异和后果严重。
关键词:近代 河南 自然灾害 
书写媒介对中国“轴心时代”思想变革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编辑之友》2015年第10期93-98,共6页王鑫宏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河南近代灾荒史研究"(12YJC770058);2012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民国时期华北灾荒史研究"(2012CLS003)
"轴心时代"是人类主要文明都经历过的关键变革时期。春秋到汉初是中国的"轴心时代",变革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主流思想和传播媒介。思想的变革与书写媒介共同发展。作为思想传播的新载体,书写媒介加速旧时代礼乐思想的瓦解与转向...
关键词:书写媒介 “轴心时代” 思想变革 
近代河南洪涝灾害及其影响
《现代商贸工业》2015年第25期259-260,共2页王鑫宏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河南近代灾荒史研究》(12YJC770058)阶段性成果.
近代河南洪涝灾害频发,可谓无年不灾,其中1841年~1843年、1855年、1921年、1931年、1935年、1938年河南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洪涝灾害造成农业减产,危害民众生命,进而引发饥荒,导致灾民流离失所,也激起迷信活动的泛滥。
关键词:近代 河南 洪涝灾害 影响 
清末新政与中国农业近代化的制度供给被引量:3
《农业考古》2015年第1期30-33,共4页何书彩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河南近代灾荒史研究"(项目编号:12YJC770058);2012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民国时期华北灾荒史研究"(项目编号:2012CLS003)
清末新政期间,晚清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供给,如改革行政机构设置,提升农务司权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动成立农会;开办农业学堂,培育专业人才;开办农事试验场,从事农业研究;奖掖农垦,推动农业经营公司化等,推动了中国农业近代化进程。
关键词:农业近代化 清末新政 制度供给 
灾荒与社会秩序——以民国时期河南灾荒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
《当代经济》2014年第13期40-41,共2页王鑫宏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近代灾荒史研究>(课题编号:12YJC770058)
民国时期河南灾荒为全国之冠,水、旱、蝗等自然灾害以不同组合交相发生。频发的自然灾害使河南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天灾的侵袭之下,河南的经济秩序、政治秩序和社会日常秩序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本文以民国时期河南省灾荒为考察视...
关键词:民国时期 河南省 灾荒社会秩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