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770063)

作品数:8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鹏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报业》《求索》《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史学影响因素新史学唯物史观史学思想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20世纪上半叶中日学者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争论被引量:1
《社会科学家》2015年第2期31-34,共4页杨鹏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日本渠道研究;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4A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12YJC770063)
"亚细亚生产方式",可谓马克思历史观领域中的"哥德巴赫猜想",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后人就对这一概念和理论存在争议。20世纪上半叶,中日学术界围绕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问题展开了一次影响深远的论战。通过这次论战,促进了中日马克思主义史学...
关键词:20世纪上半叶 亚细亚生产方式 中日论战 
从客观到非理性-近代日本的中国史研究
《求索》2013年第6期60-63,共4页杨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中国近代史学兴起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研究”(12YJC77006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Z109021105)
明治维新以后,随着"日本主义"主体意识的上升,在"文明开化"思潮的影响下,日本的中国史研究实现了近代化的学术转向。不少日本学者对中国历史进行了认真系统的研究,出现了一批支那史、东洋史教科书及作品,许多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在中日学...
关键词:近代日本 中国史 客观 非理性 
国内外关于日本史学对中国近代三大史学思潮影响研究综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95-100,共6页杨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青年基金项目"中国近代史学兴起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编号:12YJC770063)
发轫于20世纪上半段的中国近代三大史学主潮:新史学思潮、疑古思潮、马克思主义史学都与日本的近代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于中国近代三大史学思潮中的日本影响因素这一课题,国内外学术界的已有相当的积累,体现了中日史学交流研究...
关键词:新史学思潮 疑古思潮 马克思主义史学 
李大钊史学思想形成的日本影响因素探析被引量:4
《中国报业》2013年第4X期124-125,共2页杨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中国近代史学兴起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研究"(12YJC77006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兴起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研究(Z109021105)
日本学者对李大钊史学思想形成所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有针对性的吸收内田银藏、浮田和民、河上肇以及堺利彦作品中的观点与内容,李大钊构建了自身的史学体系,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形成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李大钊 史学思想 日本因素 唯物史观 
《中等东洋史》及其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年第4期166-168,共3页杨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中国近代史学兴起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研究"(12YJC77006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兴起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研究"(编号:Z109021105)
桑原骘藏的《中等东洋史》是一部日本东洋史学科发展史上的经典名著,它在中国也一度受到关注。笔者试图通过全面梳理这部通史性著作的作者、内容特色及其在中国传播与影响的具体情况,使今人进一步理解素被忽视的近代中日两国史学交流的...
关键词:《中等东洋史》 近代中国 新史学 传播 影响 
新史学兴起的日本影响因素——以日译新名词为中心的探讨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年第3期149-152,共4页杨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中国近代史学兴起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研究"(12YJC77006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兴起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研究"(编号:(Z109021105)
晚清以降,随着留日学人东渡与汉译日文书籍的涌入,一批反映西方现代思想的日语新词汇被介绍到中国,其中包含了诸如进化、文明、近世、国家、社会、国民等具有"一般思想史意义"的史学术语。新的史学术语的出现,为急切改变中国传统史学式...
关键词:新史学 日本影响因素 日译新名词 
胡适“整理国故”思想形成的日本影响因素研究
《求索》2012年第10期61-64,共4页杨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中国近代史学兴起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研究"(12YJC77006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Z109021105)
20世纪中外史学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胡适"整理国故"思想的提出及其在史学领域的实践离不开日本学者的参与。1917年3月,桑原骘藏发表《中国学研究者之任务》,提出应"以科学的方法"整理中国书籍。胡适读后深受启发,旋即在...
关键词:胡适 整理国故 实证主义 日本因素 
清末革命派的夷夏观新探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82-85,共4页杨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近代史学兴起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编号:12YJC77006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基金项目"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兴起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研究"(编号:Z109021105)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了洋人的朝廷。孙中山、章太炎、邹容等革命派知识精英借助西方的种族理论成功地论证满汉之别,宣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夷夏之辨",从而为革命排满制造了舆论。
关键词:清末 革命派 夷夏观 夷夏之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