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0ZGLS31)

作品数:2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谭刚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近代史研究》《重庆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抗战时期大后方药材猪鬃桐油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西南土产外销与大后方口岸贸易变迁(1937—1945)——以桐油、猪鬃、生丝和药材为中心被引量:12
《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2期97-110,共14页谭刚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抗战时期的大后方交通与西部经济开发"(10FZS004);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抗战时期大后方城市社会生活变迁研究"(2010ZGLS31)的中期成果之一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前,西南长江上游地区的土产主要外销路线是通过长江航线运往上海出口,而广西和云南土产则主要是通过西江航线和滇越铁路分别运往广州和越南海防再出口香港。全面抗战爆发后,由于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相继沦陷,...
关键词:抗战时期 西南土产外销 商路变迁 口岸贸易变迁 
抗战时期人口内迁背景的西南大后方现代化被引量:3
《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111-116,共6页谭刚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抗战时期大后方城市社会生活变迁研究"(批准号:2010ZGLS31)
抗战时期的人口内迁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大的一次人口内迁运动,至少超过一千万的沿海人口为躲避战乱纷纷迁入西部大后方。大量人口内迁,有力地推动了西南大后方城市化、教育现代化和社会习俗现代化。抗战时期西南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其...
关键词:抗战时期 人口内迁 西南大后方现代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