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S004)

作品数:4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龚喜林王慎王云飞更多>>
相关机构:九江学院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历史教学(下半月)》《开封大学学报》《山西档案》更多>>
相关主题:兵役制度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员动员兵员个人品格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军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重评王安石变法——兼论宋代史学风气的转变被引量:1
《开封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1-6,共6页王云飞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互动关系探析研究>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13BZS004)
王安石变法是宋代重大社会政治改革举措,变法的目的是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为官府聚财。这次变法利弊皆存:利是促进了货币流通、商业活动的开展和市场经济的开启,弊是加剧了民众收入的两极分化,导致社会更加贫富不均。变法对社会各...
关键词:王安石变法 个人品格 青苗法 均输法 免役法 交子 封状增值 私人修史 
试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员动员被引量:1
《山西档案》2016年第4期147-149,共3页龚喜林 
国家社科基金"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役制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BZS044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兵员动员:确立义务兵役制,构建起兵员动员的兵役行政和法制基础;通过国民兵(壮丁)的组训,以储备大量备补兵员;而征募并行制的实施,将大量兵员征补到前线,满足了战争对兵员的需求。
关键词:兵员 征兵 动员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役法制建设述论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5年第3期44-52,共9页龚喜林 
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役制度研究"(编号:13BZS044)的阶段性成果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兵役法制建设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兵役母法《兵役法》的制定与修订;兵役实施法规如《兵役法施行暂行条例》《战时征补兵员实施办法》的确立与变更;为保障兵役制实施的诸如《优待出征抗敌军人家属条例》《妨害兵役治...
关键词:国民政府 兵役制度 兵役法 
南京国民政府兵役制度转变的原因探析被引量:1
《兰台世界(上旬)》2014年第1期72-73,共2页龚喜林 王慎 
国家社科基金"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兵役制度研究"(编号:13BZS044);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征兵制在江西的推行"(编号:12LS07)的阶段性成果
鉴于近代中国兵制的落后及对日战争的现实需要,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颁布《兵役法》,正式将募兵制改为义务兵役制,并在抗战期间全面实施。
关键词:兵役制度 募兵制度 征兵制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