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2100)

作品数:24被引量:17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凤杰李磊林洪杨豫川孟立娜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岩性油气藏》《地学前缘》《中国地质》更多>>
相关主题:龙门山泥盆系鄂尔多斯盆地剖面古环境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川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金宝石组混合沉积特征被引量:1
《古地理学报》2023年第2期294-307,共14页李凤杰 王佳 马小康 赖雪莲 张鹏飞 任栩莹 陈政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72100);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省级一流学科—沉积(编号:21700-000517)联合资助。
四川龙门山地区是中国泥盆系出露较好、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中泥盆统金宝石组发育由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岩组成的混积沉积。本研究以平武县平驿铺剖面和北川县甘溪剖面为切入点,基于实测资料和薄片观察对金宝石组沉积相开展详细研究...
关键词:混合沉积 沉积演化 生物礁 金宝石组 
龙门山区北川甘溪剖面泥盆系养马坝组铁质鲕粒成因及其古环境讨论被引量:1
《中国地质》2021年第1期322-331,共10页徐绪东 李凤杰 闫大伟 李春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龙门山地区泥盆纪土桥子组高频韵律旋回成因及古气候意义研究”(41172100);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四川龙门山泥盆纪养马坝组铁质鲕粒成因及其古环境意义”(201710616141);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学创新团队基金(KYTD201703)联合资助。
龙门山区中泥盆统养马坝组底部发育丰富的铁质鲕粒。为分析该铁质鲕粒成因,本文以甘溪石沟里剖面精细实测为基础,通过详细的薄片和扫描电镜等分析,对铁质鲕粒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龙门山区北川甘溪泥盆系养马坝组鲕粒类型多样...
关键词:铁质鲕粒 古环境分析 养马坝组 泥盆系 地质调查工程 龙门山区 
龙门山区中泥盆统养马坝组混积相与混积层序及其控制因素分析被引量:3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年第26期10580-10591,共12页李佐强 李凤杰 赖雪莲 陈政安 倪子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21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604201)。
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养马坝组混合沉积较为发育。通过对龙门山地区北川甘溪剖面养马坝组的野外实测,在混合相和混积层序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养马坝组层序体系域中的混合沉积机理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养马坝组由下...
关键词:混合沉积 混合层序 养马坝组 龙门山地区 
龙门山地区北川石沟里泥盆系养马坝组铁质鲕粒沉积及其环境分析被引量:2
《沉积学报》2019年第4期702-712,共11页倪子尧 徐绪东 陈政安 李凤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00);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学创新团队基金(KYTD201703)~~
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养马坝组铁质鲕粒是我国"宁乡式"鲕粒赤铁矿矿床重要铁质赋存形式。为查明龙门山地区泥盆系铁质鲕粒的沉积环境和成因机制,以甘溪石沟里剖面精细实测为基础,通过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对铁质鲕粒的沉积特征进行了...
关键词:铁质鲕粒 成因分析 沉积模式 养马坝组 龙门山地区 
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养马坝组风暴沉积中的遗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5
《沉积学报》2019年第4期749-757,共9页荆锡贵 陈政安 李凤杰 文胜男 谢胜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00);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12ZA012);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学创新团队基金(KYTD201703)~~
龙门山地区泥盆纪地层中含有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海相遗迹化石。以野外剖面实测为基础,对北川甘溪石沟里剖面中泥盆统养马坝组风暴沉积中的遗迹化石进行了系统描述,共识别出5种类型的遗迹化石属种,包括Chondrite、Changchengia、Rhizoc...
关键词:龙门山地区 泥盆纪 遗迹化石 古环境 
四川盆地龙门山区甘溪石沟里泥盆系养马坝组风暴沉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9
《古地理学报》2019年第3期441-450,共10页张昊 李凤杰 沈凡 陈政安 倪子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72100);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学创新团队基金(编号:KYTD201703)共同资助~~
通过对四川盆地龙门山区甘溪石沟里剖面实测,建立了石沟里剖面泥盆系养马坝组风暴沉积的识别标志,进而对其风暴岩进行了系统研究。石沟里养马坝组风暴沉积的重要标志包括冲刷面、渠模等风暴侵蚀构造和粒序层理、平行层理、丘状交错层理...
关键词:风暴沉积 沉积序列 沉积模式 养马坝组 泥盆系 龙门山区 四川盆地 
龙门山甘溪泥盆系养马坝组铁质鲕粒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3期316-325,共10页王锦西 李凤杰 孙豪飞 陈政安 倪子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00);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61614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604201)
研究龙门山地区甘溪剖面中泥盆统养马坝组铁质鲕粒的成因机制和沉积环境。以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为基础,通过主元素、痕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测试,对铁质鲕粒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对铁质的来源和铁质鲕粒的成因进行了研究。甘...
关键词:铁质鲕粒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 养马坝组 龙门山 
北川甘溪下泥盆统风暴岩沉积特征及其沉积模式被引量:10
《中国地质》2018年第5期1049-1061,共13页许安涛 李凤杰 刘奎 向鹏飞 赵晨圆 胡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2100)和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10616099)联合资助。
依据风暴沉积野外剖面实测资料,通过对北川下泥盆统甘溪组和谢家湾组风暴沉积野外剖面结构和沉积演化等的研究,建立了该区风暴沉积序列模式及分布模式。北川甘溪下泥盆统广泛发育侵蚀冲刷面、渠模构造、生物介壳滞留沉积、丘状交错层理...
关键词:龙门山地区 甘溪剖面 下泥盆统 风暴沉积 
龙门山早-中泥盆世Chondrites类型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4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3期334-343,共10页姜涛 李凤杰 杨晓琪 荆锡贵 成晓雨 张昊 沈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00);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KYTD201703)
四川龙门山地区下-中泥盆统有丰富的丛藻迹遗迹化石,可识别出8种类型,包括:Chondrites expansus、Chondrites cf.fenxiangensis、Chondrites filiformis、Chondrites isp.、Chondrites targonii、Chondrites type-C、Chondrites cf.typ...
关键词:CHONDRITES 泥盆纪 遗迹化石 环境意义 龙门山 
四川龙门山地区早—中泥盆世混积相遗迹化石及其环境分析被引量:7
《中国地质》2018年第2期377-391,共15页荆锡贵 李凤杰 成晓雨 杨晓琪 张昊 沈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龙门山地区泥盆纪土桥子组高频韵律旋回成因及古气候意义研究"(41172100);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项目"龙门山地区泥盆纪风暴沉积及其地质意义"(12ZA012)联合资助~~
龙门山地区早—中泥盆世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组成的混合沉积相富含大量海相遗迹化石,可识别居住迹、进食迹、觅食迹、爬行迹和停息迹5大类14属,包括居住迹:Skolithos;进食迹:Chondrites、Phycodes、Planolites、Rhizocorallium、Thalassino...
关键词:遗迹化石 古环境 混积相 泥盆纪 龙门山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