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3-03)

作品数:4被引量:1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金文正汤良杰万桂梅吕志洲杨克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地质》《地质学报》《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质论评》更多>>
相关主题:断层相关褶皱分带性褶皱冲断带构造转换带龙门山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川西龙门山冲断带构造油气藏类型及分布预测被引量:7
《现代地质》2009年第6期1070-1076,共7页金文正 汤良杰 万桂梅 王俊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143;40472107;40172076);国家"973"项目(2005CB422107;G1999043305);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03-03);中国石化科研项目(P08055)
野外地质考察和地震剖面解释表明川西龙门山冲断带具有复杂的构造地质特征,认为研究区发育类型众多的构造变形样式,主要有背冲断块、三角带构造、逆冲断层带和断块构造、断层相关褶皱构造以及双重构造等,不同类型的构造变形样式形成不...
关键词:构造油气藏 背冲断块 三角带 双重构造 断层相关褶皱 龙门山冲断带 川西 
龙门山构造转换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被引量:10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5期30-35,共6页张永刚 汤良杰 金文正 万桂梅 吕志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143;40472107;40172076);国家'973'项目(2005CB422107;G1999043305);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03-03);中石化西南分油气公司项目(GJ-51-0602)
龙门山冲断带前缘地区发育大量油气田或含油气构造,主要分布在安县构造转换带和灌县构造转换带,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典型地震资料解析,结合沉积相分布特征,研究其构造带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安县构造转换带和灌县构造转换带...
关键词:构造转换带 双重构造 逆冲断裂带 冲起构造 龙门山冲断带 
龙门山冲断带构造特征研究主要进展及存在问题探讨被引量:50
《地质论评》2008年第1期37-46,共10页金文正 汤良杰 杨克明 万桂梅 吕志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0672143,40472107,40172076);国家973计划项目(编号2005CB422107,G1999043305);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3-03);中石化西南分公司项目(编号GJ-51-0602)的成果
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龙门山冲断带差异构造变形特征,构造几何样式,构造演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龙门山冲断带具有明显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即东西分带、南北分段、上下分层,同时发育大量构造变形样式,如断层相关褶皱、三...
关键词:龙门山冲断带 差异构造变形 构造变形样式 断层相关褶皱 进展 
川西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分带性变形特征被引量:102
《地质学报》2007年第8期1072-1080,共9页金文正 汤良杰 杨克明 万桂梅 吕志洲 余一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672143;40472107;40172076);国家"973"计划项目(编号2005CB422107;G1999043305);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编号2003-03);中石化西南分公司项目(编号GJ-51-0602)联合资助的成果
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和地震资料解释,将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划分为5个构造带,即青川-茂汶断裂以西为松潘-甘孜构造带,青川-茂汶断裂与北川-映秀断裂之间为韧性变形带,北川-映秀断裂与马角坝-通济场-双石断裂之间为基底卷入冲断带,马角坝-通济...
关键词:分带性变形 松潘-甘孜构造带 基底卷入冲断带 前陆坳陷带 龙门山褶皱冲断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