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2002K-G1)

作品数:2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辉孙道杰冯毅李学军闵东红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学通报》更多>>
相关主题:选育策略广适性小麦品种选育小麦品种单株选择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广适性小麦品种选育探讨被引量:14
《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第1期107-109,共3页孙道杰 冯毅 王辉 
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小麦分子育种技术研究与优质双抗新品种的选育"(2003AA207090);农业部948项目"优质抗病小麦种质的引进;评价;改良与创新"(2003-Q01);陕西省攻关项目"小麦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及标准栽培技术示范"(2002K-G1)。
根据中国小麦生产实际,对黄淮和北部冬麦区品种的广适性进行了概念界定。在广适性的育种目标方面进行了探索讨论,确定了以光敏性、结实性、抗病性等为主要特征的育种目标。
关键词:小麦品种 广适性 概念界定 选育策略 
获得小麦群体高产的单株选择性状研究被引量:3
《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第5期181-183,共3页孙道杰 王辉 闵东红 李学军 冯毅 
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小麦分子育种技术研究与优质双抗新品种的选育"(2003AA207090);948项目"优质抗病小麦种质的引进;评价;改良与创新"(2003-Q01);陕西省攻关项目"小麦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及标准栽培技术示范"(2002K-G1)资助。
小麦产量的获得依靠群体生产来实现,而品种选育的早期世代考察的对象是单株,因而存在单株选择和群体生产之间的矛盾。早期世代是品种选育的关键时期,研究单株性状与群体产量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针对多穗、中穗和大穗三种类型进行研究,...
关键词:单株选择 性状研究 体高 群体产量 早期世代 品种选育 小麦产量 关键时期 单株性状 千粒重 大穗型 多穗型 穗数 相关 穗重 主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