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项目

作品数:20被引量:15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德健郝明德王玉芬路战远单凤霞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农村牧区机械化》《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农机化研究》《新疆农机化》更多>>
相关主题:保护性耕作杂草农牧交错区农机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保护性耕作燕麦田杂草综合控制研究被引量:6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年第4期208-216,共9页王玉芬 路战远 张向前 张德健 
农业部保护性耕作创新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科技计划项目(20100715)
采用定点观察与踏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保护性耕作燕麦田的杂草种类及危害特点;设置化学单因素和多因素除草、机械除草、农业措施控草、人工除草、机械+化学除草及综合除草6个大处理,37个小处理,研究了保护性耕作燕麦田杂草综合防除的...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燕麦田 杂草 综合防除 
化学除草剂对保护性耕作大豆田杂草防除的影响被引量:11
《大豆科学》2013年第4期521-525,共5页王玉芬 路战远 张向前 张德健 王黎胜 
农业部保护性耕作创新项目(20090507);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科技计划项目(20100715)
为摸清东北春大豆区保护性耕作大豆田间杂草的发生规律,控制杂草危害,提高作物产量,对大豆田的杂草进行调查并进行化学除草剂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大豆田主要发生的杂草有6科13种,禾本科杂草占65%,阔叶杂草占25%,其它杂草占10%...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大豆田 杂草 化学防除技术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种植模式与播量试验被引量:12
《农业机械学报》2012年第8期42-45,70,共5页高焕文 何明 蒋金琳 房全孝 
农业部保护性耕作创新项目(2009)
2009—2011年在青岛开展了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种植模式与播量试验。试验表明两者对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小宽窄行模式(28 cm+12 cm)小麦产量最高,分别比大宽窄行和大等行距模式高15%~30%;加大10%~20%的播量,产量提高2.2%~15%,并分析了小...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播种行距 播种量 机械化农业试验 
山东麦玉轮作机艺结合的障碍因素与突破途径被引量:3
《农机化研究》2012年第1期242-245,共4页马根众 
农业部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项目(20092130115)
小麦、玉米是山东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耕种收等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通过研究小麦、玉米轮作区粮食产量、栽培方式和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分析小麦、玉米轮作农业机械化生产与农业高产栽培技术之间存在的种植方式...
关键词:麦玉轮作 农机农艺结合 途径 
内蒙古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现状和有关问题的思考被引量:10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年第6期1-3,共3页路战远 宋小琴 张德健 于传宗 
农业部保护性耕作创新项目--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保护性耕作在内蒙古经过近10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文章系统地介绍了内蒙古保护性耕作秸秆根茬覆盖、免少耕播种、杂草综合控制、机械深松、牧草松土补播等技术及应用效果;总结了高秆穴播、矮秆条播、块根块茎、...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技术 发展现状 对策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油菜田间杂草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被引量:3
《河南农业科学》2009年第4期86-88,共3页张德健 路战远 王玉芬 邢丽萍 
农业部保护性耕作创新项目(20060509);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踏查与定点观察结果表明: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油菜田初期杂草密度增加,田间杂草发生时间提前,上下茬农田杂草重叠发生,多年生杂草危害加重。同时采用化学除草、机械除草、人工除草、农业轮作等方式进行除草,结果表明:综合除草效果最好...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油菜田 杂草 防除技术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油菜田间杂草发生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2
《农村牧区机械化》2008年第3期7-9,共3页李淑芳 马旭明 程国彦 路战远 张德健 
农业部保护性耕作创新项目研究成果的部分内容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油菜田间发生主要杂草20余种,杂草种子多集中分布在土壤表层3~5cm。保护性耕作土壤表层墒情好,杂草种子萌发率高,且较集中、量大。本试验采用化学、机械、人工、农业轮作等不同除草方式进行试验研究。化学除草在...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油菜田 杂草 防除技术 
西部地区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现状与建设途径被引量:2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年第S1期52-55,共4页何文清 严昌荣 刘勤 刘爽 
农业部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项目"保护性耕作对地力及作物生长影响的机理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旱作农田水分生产潜力及适度开发研究"(2006BAD29B01)资助
农田和草地是我国西部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加强耕地和草地资源的建设和保护,对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对西部地区农田和草地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田和草地资源虽然丰富,但生产力十分低下,不断...
关键词:西部地区 农田和草地 建设途径 
人工降雨条件下秸秆覆盖减少水土流失的效应研究被引量:68
《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第1期9-11,40,共4页唐涛 郝明德 单凤霞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24-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5B01-02);农业部保护性耕作创新项目;陕西省保护性耕作项目资助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秸秆不同用量对径流、入渗和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有增加入渗和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覆盖率大于40%条件下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但当覆盖度低于40%时对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不明显。在土壤含...
关键词:人工降雨 秸秆覆盖 水土流失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小麦田间杂草发生规律及控制技术被引量:6
《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4期1479-1481,共3页张德健 路战远 智颖飙 郭跃 程国彦 李淑芳 马旭明 
农业部保护性耕作创新项目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小麦田间发生杂草30余种,杂草发生密度较传统耕作增高31.8%~42.6%,杂草发生频度增加13.3%~31.6%,2年生及多年生杂草发生程度日益严重。杂草普查(踏查和定点观察法),在借鉴加拿大保护性专家的成熟...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小麦田 杂草 控制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