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无)

作品数:5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田阡杨红巧张小蕾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云南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文化遗产》《民族艺术》《中国蚕业》《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文化彩灯民俗节庆文化产业发展灯会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民俗节庆与文化产业发展--以自贡灯会与彩灯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例被引量:8
《文化遗产》2011年第4期130-136,共7页田阡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子课题《自贡灯会》(项目编号:jrz2009030);西南大学“211工程”项目《西南民族社会发展与西南特色学科构建》阶段性成果
灯会是我国的一个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拥有800多年历史的自贡灯会发展至今,已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彩灯文化产业。本文着力于考察自贡灯会如何从一种民间的节庆活动,发展为当下带有浓厚产业化色彩的节庆文化品牌;分析在地方政府、市场、媒...
关键词:自贡灯会 彩灯产业 民俗节庆 举办模式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中国蚕文化及其保护被引量:2
《中国蚕业》2011年第2期80-82,87,共4页田阡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8JA850005);西南大学"211工程"项目"西南民族社会发展与西南特色学科构建";云南大学"211工程"三期民族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族群互动与文化生态的建构"
阐述了文化生态学理论及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蚕文化的内涵。主要表现为物质形态的养蚕缫丝工具、种类繁多的丝织品及相关工艺产品;非物质形态的生产生活禁忌、蚕神信仰、神话传说等民俗内容,以及对历代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
关键词:文化生态 蚕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演化及其反思被引量:5
《民族艺术》2011年第1期40-45,93,共7页田阡 杨红巧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龙河流域区域文化与族群关系研究"(项目编号:08JA850005);云南大学"211工程"三期民族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族群互动与文化生态的建构";西南大学"211工程"项目"西南民族社会发展与西南特色学科构建"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化多样性源于生态和历史的具体性。人类发展历程中的自我中心图式尤其是近代进化论学说促成了现代文化的单一化趋势。而当代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相关实践活动开始不断增强与扩展。尽管在实际运作中人们仍难以摆脱既有模式的羁绊,但它...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 文化遗产 普世价值 发展方式 
彭水土家族摆手舞探究被引量:3
《四川戏剧》2010年第3期72-73,共2页田阡 安仕均 
西南大学"211工程"项目<西南民族社会发展与西南特色学科构建>;云南大学"211工程"三期民族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族群互动与文化生态的建构>;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8-GJ-004];2007年度国家法制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7SFB2031]阶段性成果
摆手舞是我国土家族悠久的传统舞蹈.在酉水及沅水流域一代广泛流传。位于此流域的重庆彭水县,全县土家族人口八万两千余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2.60%。彭水境内的土家先民辗转流徙,在抵御自然灾害和抗击外敌的过程中,形成了乐观、...
关键词:土家族 彭水县 摆手舞 沅水流域 传统舞蹈 自然灾害 总人口 
城市民族事务部门“安全阀”定位研究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12-16,共5页田阡 张小蕾 
西南大学"211工程"项目"西南民族社会发展与西南特色学科构建";云南大学"211工程"三期民族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族群互动与文化生态的建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城市民族事务部门应当明确自身在城市民族工作中的"安全阀"定位,充分利用组织体系健全、法律保障坚实、社会认可度高、实践经验丰富等优势,在日常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方面,发挥资源动员和服务传递的职能,为城市...
关键词:城市民族工作 民族事务部门 安全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