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61077)

作品数:4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海龙江秀邱立国陈帅更多>>
相关机构:海南大学安徽微分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生态毒理学报》《中国科技论文》《海洋科学》《热带生物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翡翠贻贝IBRDDTBAP胚胎毒性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纤毛纲动物在环境污染物毒性早期监测和评价中的应用
《热带生物学报》2020年第3期361-367,共7页李国锋 刘诗燕 杨建春 陈帅 常逢彤 周海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61077)。
与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相比,全活细胞在环境毒理监测和评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由于纤毛纲动物具有易于培养、个体较大、便于观察、真核且无细胞壁等特点,因此,特别适合用于环境毒理监测。笔者详细介绍了纤毛纲动物在重金属、持久...
关键词:纤毛纲 毒性 重金属 POPS 纳米污染颗粒 全活细胞生物监测器 
BaP和DDT暴露对翡翠贻贝胚胎重要酶活性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生态毒理学报》2018年第3期129-137,共9页林芳 毛楷林 江秀 周海龙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支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61077)
为了揭示不同浓度苯并芘(BaP)及滴滴涕(DDT)对海洋贝类胚胎的生态毒理效应,将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胚胎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BaP及DDT中,检测暴露24 h和48 h后,BaP和DDT对翡翠贻贝胚胎抗氧化及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包括超氧化物...
关键词:苯并芘 滴滴涕 翡翠贻贝 胚胎毒性 酶活性 整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IBR) 
凡纳滨对虾幼体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应答氨氮胁迫的敏感性研究被引量:4
《海洋科学》2018年第2期88-93,共6页石祥 肖容 邱立国 周海龙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415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61077)~~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对虾养殖品种之一。为比较凡纳滨对虾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应答氨氮胁迫的敏感性差异,作者对其不同生长发育时期24 h半数致死浓度(LC_(50))进行测定,并分析其胁迫效应。结果表明,24 h LC_(...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氨氮胁迫 不同生长发育时期 敏感性 
苯并[α]芘对翡翠贻贝D型面盘幼虫发育及DNA损伤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中国科技论文》2016年第18期2134-2138,共5页邱立国 江秀 毛楷林 周海龙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1460112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61077)
为研究苯并[α]芘(BaP)对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胚胎D型期的毒理作用,在观察翡翠贻贝胚胎发育的基础上,对D型期胚胎进行不同浓度的BaP胁迫实验,同时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探讨了96h时的胚胎细胞损伤程度。结果表明,BaP暴露对翡翠贻贝...
关键词:环境生物学 翡翠贻贝 苯并[α]芘 畸形率 半数致死浓度 DNA损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