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22B01)

作品数:32被引量:674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世荣温远光朱宏光蔡道雄王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森林工程》《应用生态学报》《南方农业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南亚热带气候变化红椎马尾松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稀有物种的调控机制及其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启示被引量:4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1年第1期1-11,共11页李意德 陈洁 许涵 刘世荣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项目课题(2019FY1016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0628);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012BAD22B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3129022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专项(CAFYBB2017ZE001)。
稀有物种是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共存与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类群,但对稀有物种在维持森林物种多样性的调控机制及其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较少。本研究在梳理和分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海南尖峰岭国家级森林生态站的长期监...
关键词:稀有物种 调控机制 非随机竞争 植物-土壤反馈 功能微生物 森林生态修复 
特大冰冻干扰后大明山常绿阔叶林冠层结构空间异质性动态
《广西科学》2017年第2期150-158,共9页温远光 卢文科 周晓果 朱宏光 李晓琼 王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121,39460022,3086005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09B02,2012BAD22B01);广西重大专项计划项目(1222005)资助
【目的】揭示大明山常绿阔叶林灾后恢复中冠层结构的空间变化规律及空间异质性动态,为监测灾后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及灾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年特大冰冻干扰后大明山常绿阔叶林的林冠结构进行了连续4年的监测,采...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 林冠结构 林冠开度 叶面积指数 空间异质性 
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下群落的植物组成及多样性被引量:10
《广西科学》2017年第2期168-174,181,共8页温远光 夏承博 周晓果 朱宏光 李晓琼 王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12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09B02,2012BAD22B01);广西重大专项计划项目(1222005)资助
【目的】了解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下,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恢复格局和过程。【方法】通过2种树种(顶果木、降香黄檀)、3种治理模式(顶果木纯林、降香黄檀纯林、顶果木×降香黄檀混交林)的造林试验和群落生态调查,研究不同石漠化治理模...
关键词:石漠化 造林 顶果木 降香黄檀 纯林 混交林 物种多样性 
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的造林保存率及幼林生长分析被引量:10
《广西科学》2017年第2期175-181,共7页周晓果 李隽宜 朱宏光 温远光 梁宏温 尤业明 严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12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09B02,2012BAD22B01);广西重大专项计划项目(1222005)资助
【目的】了解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对林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幼林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两种树种(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3种治理模式(顶果木纯林、降香黄檀纯林、顶果木×降香黄檀混交林)...
关键词:石漠化 造林 顶果木 降香黄檀 纯林 混交林 
多用途树种竹柏的特性及其栽培被引量:2
《林业与环境科学》2017年第2期97-100,共4页张瑞娟 骆土寿 黄德职 许涵 李小川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南和热带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D22B01);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中国森林植被调查"(2013FY111600)
文章通过对竹柏(Nageia nagi)的适宜地理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形态特征、生长特性及植物化学物质等叙述和分析,总结出竹柏目前的多用途及其应用领域,并相应提出竹柏采种育苗、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系统技术。
关键词:竹柏 多用途树种 生物学特性 栽培 
川西亚高山流域水碳平衡研究被引量:6
《植物生态学报》2016年第10期1037-1048,共12页孙鹏森 刘宁 刘世荣 孙阁 
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4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90223);“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2012BAD22B01)
森林生态系统的产水量与固碳效益之间存在着一种可交易的平衡关系。基于Wa SSI-C水碳耦合模型和趋势分析,研究了1982–2006年川西杂古脑河上游22个子流域内不同植被类型空间分布对水碳平衡的影响并分析了其水碳耦合关系,发现:1)针叶林...
关键词:水碳平衡 耦合 水文响应单元 土壤水分蓄变量 WaSSI-C水碳耦合模型 
正常和环割条件下不同形态氮素添加对红椎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9
《生态学报》2016年第14期4485-4495,共11页洪丕征 刘世荣 王晖 于浩龙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2B01)
采用盆栽试验和韧皮部环割方法研究了碳水化合物供应、氮素形态及其交互作用对红椎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无机氮源采用硝酸铵(AN)、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有机氮源采用尿素(Urea)、精氨酸(Arg)和甘氨酸(Gly),氮素施用...
关键词:红椎 氮素形态 韧皮部环割 碳水化合物供应 光合特性 
南亚热带红椎和格木人工幼龄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24
《生态学报》2016年第14期4496-4508,共13页洪丕征 刘世荣 王晖 于浩龙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2B01)
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和磷脂脂肪酸法(Phospholipids fatty acid,PLFA)研究了我国南亚热带地区非固氮树种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和固氮树种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人工幼龄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
关键词:南亚热带 固氮树种 非固氮树种 土壤微生物群落 
模拟氮沉降对红椎人工幼龄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4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6年第5期18-28,共11页洪丕征 刘世荣 于浩龙 郝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D22B01)
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和磷脂脂肪酸法(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研究了我国南亚热带地区新造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人工幼龄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群落结构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施氮量分别为0 kg/(hm2·年)(对照)、50 kg/(hm2·...
关键词:人工幼龄林 模拟氮沉降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南亚热带 
不同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碳储量及其分配的影响被引量:37
《生态学报》2016年第1期156-163,共8页黄雪蔓 尤业明 蓝嘉川 刘世荣 贾宏炎 朱宏光 温远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22B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60121);广西重大专项计划(1222005)
间伐改变了林分环境,影响林木生长及碳储量,准确评估不同间伐强度对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影响对碳汇林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1992年造林并于2005年实施3种不同间伐强度(74%:H、50%:M...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 间伐强度 生物量 碳储量 分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