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1B057)

作品数:5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赵延花米彦青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方论丛》《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扈从诗元代文学《春江花月夜》廼贤文学地理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上都扈从诗的文学地理学解读被引量:3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1-15,共5页赵延花 米彦青 
内蒙古社科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2011B057)
文学地理学融合了文学与地理学研究,但以文学研究为本位。作为中国古代边塞诗的特殊形式,上都扈从诗所开掘的"地理空间"、所创设的"地理意象"及采用的"地理抒情"策略都使之具有内在的地理学属性。这既与传统的边塞题材作品有一致之处,...
关键词:上都 扈从诗 文学地理学 元代文学 
元诗中的李陵台被引量:1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42-46,共5页赵延花 米彦青 
内蒙古社科规划项目(项目批准号:2011B057)
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后,思念故乡,便筑台登高遥望中原方向,后人称为李陵"望乡台"。李陵台位于元上都附近,是承载元代多民族诗人复杂情感的载体。元代诗人借咏李陵台,表现李陵的乡关之思,表达自己对汉朝统治者刻薄寡恩的批判,以及对李陵、...
关键词:元诗 李陵台 乡关之思 气节 
从上都扈从诗看滦阳饮食民俗特征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13-114,共2页赵延花 
内蒙古社科基金项目"上都扈从诗的文化阐释"(2011B057)
上都扈从诗是元代边塞诗的主要形式,通过对上都扈从诗中的饮食民俗文化进行掘微与阐释,发现元代上都地区的饮食民俗,随着国家的统一虽然已开始向中原地区靠拢,但仍保持了游牧民族的特色和地域特色,其研究领域是十分广泛的。
关键词:上都 扈从诗 饮食民俗 民族特色 地域特色 
廼贤的双重身份与《上京纪行》诗创作被引量:3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年第1期111-114,共4页赵延花 
内蒙古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都扈从诗的文化阐释>(项目批准号:2011B057)的阶段性成果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篇末"摇情",是这位初唐诗人对人心灵精神有极为深广体悟之后的创语。这是唐代真诗人永不消歇的性情家园,更是一代又一代人们无限神往的佳美境域。这是本诗最为核心、追索、迷恋之点,也是唐诗留下的情韵所在。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 摇情 唐诗 
从元代上都扈从诗看滦阳民俗被引量:1
《北方论丛》2012年第6期27-31,共5页赵延花 
内蒙古社科基金项目<上都扈从诗的文化阐释>(项目批准号:2011B057)阶段性成果
上都扈从诗是元代边塞诗的主要形式,通过对上都扈从诗中的生产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节日民俗文化进行掘微与阐释,发现元代的上都地区民俗,虽然已开始向汉民族靠拢,但仍保持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特色,所以扈从诗中表现的上...
关键词:上都 扈从诗 民俗 元代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