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XZS123)

作品数:5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梁安和雷依群更多>>
相关机构:咸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南都学坛》《秦汉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黄土汉代汉承秦制谷地考辨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五陵原地区气象气候演变状况
《秦汉研究》2013年第1期81-87,共7页梁安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五陵原自然与人文社会环境变迁研究》(批准号XZS014)阶段性成果;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历史地理学项目成果;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关中古代陵寝文化研究项目成果
咸阳位于八百里秦川之腹地,南有秦岭,北有子午岭,东西宽65—106公里,南北长123—145公里,介于东经107°33’—109°10’,北纬34°11’—35°32’之间。东和铜川、渭南、西安接壤,南和周至、户县隔河相望,西和宝鸡毗连,北和甘肃相接,面积...
关键词:东经 南北 渭南 地区 气候 泾阳县 铜川 五陵 秦都区 
五陵原水资源及水文状况被引量:1
《秦汉研究》2012年第1期103-111,共9页梁安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五陵原自然与人文社会环境变迁研究》(批准号XZS014)阶段性成果;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历史地理学、关中古代陵寝文化研究中心研究课题
五陵原位于渭河平原腹地,是关中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西跨越兴平市、秦都区、渭城区、泾阳县以及西安市高陵县部分地区,属于渭河谷地向黄土台原的过度地带,从西到东海拔480米到410米,落差约70米不等,南北从渭河的一、二级阶地过渡到黄...
关键词:高陵县 黄土 泾阳县 台原 渭河 五陵 秦都区 
五陵原地质地貌与水土流失状况
《秦汉研究》2011年第1期84-89,共6页梁安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五陵原自然与人文社会环境变迁研究课题,08XZS014;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历史地理学建设项目研究课题
五陵原位于咸阳市区北部,地跨咸阳市的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泾阳县及西安市高陵县的部分地区。西起兴平县南位乡,东至泾阳县蒋刘乡和高庄乡,北至咸阳市区北界,南到渭水北岸,其中,景帝阳陵的陵邑和部分陪葬墓分布在西安市高陵县马家...
关键词:西安市 高陵县 地区 泾阳县 部分 五陵 咸阳市 
五陵原地理范围考辨
《秦汉研究》2010年第1期44-50,共7页梁安和 
国家社科项目——五陵原自然与人文社会环境变迁研究,课题批准号08xzs014;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历史地理学建设项目研究课题
五陵原从自然地理的视角看,不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它位于渭北高原与渭河谷地的过渡地带。然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五陵原却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它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卫星城市群而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西汉王朝定都长安,就把长安...
关键词:长安 谷地 历史 地理单元 渭河 渭北 五陵 
社会转型汉代国家的历史地位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4期1-4,共4页雷依群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五陵原自然与人文社会环境变迁研究";项目编号:08XZS123
周革殷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实现了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第一次转型。而秦汉之际的历史巨变,以中央集权制度取代旧的封建制度,从而完成了中国历史的第二次转型。在转型过程中,汉王朝使中央集权制度完善并确立,...
关键词:社会转型 汉承秦制 中央集权 历史地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