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03015)

作品数:5被引量:12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贵桐杨黎芳林启美赵小蓉李保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农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生态环境学报》《地球科学进展》《土壤》《土壤通报》更多>>
相关主题:土壤无机碳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栗钙土碳循环无机碳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土壤无机碳研究进展被引量:56
《土壤通报》2011年第4期986-990,共5页杨黎芳 李贵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03015)资助
在全球碳循环研究中,土壤有机碳(SOC)的作用倍受关注,而土壤无机碳(SIC)的研究相对较少。土壤无机碳是近地表环境中主要碳库之一,主要指土壤母岩风化过程中形成的土壤碳酸盐矿物态碳,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碳库的主要形式。本文综述了...
关键词:碳循环 土壤无机碳 土壤碳截存 
栗钙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活性碳酸钙被引量:15
《生态环境学报》2010年第2期428-432,共5页杨黎芳 李贵桐 林启美 赵小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03015)
土壤活性碳酸钙是指土壤中不稳定的、处于自由态、易发生化学反应的那部分碳酸钙。研究用KMnO4滴定法测定了内蒙古栗钙土的活性碳酸钙质量分数,目的是分析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碳酸钙的影响。结果表明:201个土壤样品中活性碳酸钙质量...
关键词:栗钙土 活性碳酸钙 
植物残体分解液淋洗对土柱Ca^(2+)淋失量的影响
《土壤》2009年第3期432-436,共5页王宇菲 李贵桐 林启美 赵小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03015)资助
选取紫花苜蓿、羊草、冷蒿3种北方草原代表性的草本植物,通过土柱淋洗试验,研究植物残体分解液淋洗对土壤溶液Ca2+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植物残体种类和分解期对淋洗后土柱中溶液相Ca2+总量的影响不同,其中羊草初期分解液导致的...
关键词:植物残体 CA2+ 土柱 淋洗 
栗钙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有机碳和无机碳剖面分布特征被引量:49
《生态环境》2007年第1期158-162,共5页杨黎芳 李贵桐 赵小蓉 林启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03015)
栗钙土是半干旱地区典型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简称乌盟)和锡林河流域为例,分析了栗钙土有机碳和无机碳含量及其密度的剖面分布特征,旨在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碳库的储量和分布特...
关键词:栗钙土 土壤有机碳 土壤无机碳 碳含量 碳密度 
土壤发生性碳酸盐碳稳定性同位素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23
《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第9期973-981,共9页杨黎芳 李贵桐 李保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生物在栗钙土无机碳转化与迁移中的作用"(编号:40303015)资助
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无机碳库比有机碳库大2~5倍,无机碳库及其周转在该地区土壤碳平衡中具有重要意义。土壤发生性碳酸盐是土壤发育过程的产物,与岩生性碳酸盐溶解/沉积平衡、土壤有机碳分解CO2的再转化密切相关。发生性碳酸盐碳...
关键词:土壤发生性碳酸盐 扩散-生成模型 分馏模型 土壤CO2 δ^13C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