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8CB425703)

作品数:19被引量:30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甘卫军刘峰黄雄南张家声肖根如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东华理工大学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岩石矿物学杂志》《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Earthquake Science》更多>>
相关主题:构造应力场震源机制解GPS地震构造IN_CHINA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松潘—甘孜地区百年地震构造和现今动力学被引量:2
《地学前缘》2012年第5期274-283,共10页张家声 甘卫军 张明华 黄雄南 刘峰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8CB425703);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2008DFA20700)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隅(96°~107°E,30°~35°N)。基于该地区长度大于2km的4 781条1∶20万数字化实测断裂、1900年以来的5 220条数字地震记录,以及野外地质观测数据,识别出993条不同属性的地震断层,构建了该地区百年地震构造格...
关键词:地震断层 挤压剪切转换 GPS 数字化 地震跟踪 
亚洲中部天山—贝加尔陆内变形终止边界
《地学前缘》2012年第5期293-299,共7页高祥林 丁留伟 马晓静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8CB425703)
亚洲中部,沿天山的西端、阿尔泰山的西北端到贝加尔地区,是一条显著的NE向边界(天山—贝加尔边界),在它的两侧,地形、构造、地震活动和其他地球物理特征都有显著的差异。沿这条边界不存在同方向的大断层,同时,一系列NW向大型走滑断层与...
关键词:亚洲中部 天山—贝加尔 变形终止 地壳和上地幔结构 
中国西部及邻区活动地块边界带现代构造应力场被引量:8
《地震学报》2012年第4期439-450,共12页郝平 吕晓健 田勤俭 傅征祥 陈丹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题(2008CB4257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子专题(2008BAC44B02)资助
利用哈佛全球矩心矩张量解数据和许忠淮认为1920—1999年可靠的中国大陆震源机制解数据,反演了中国西部及邻区活动地块边界带上现代构造应力场.通过对FMSI反演程序多次的输入和检验,得到了边界带上的应力场.边界带上最大主压应力σ1轴...
关键词:活动地块边界带 构造应力场 震源机制解 
南北地震带北段与蒙古中部活动断裂构造特征被引量:9
《地震地质》2012年第4期637-658,共22页黄雄南 张家声 李天斌 刘峰 冯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8CB425703);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2008DFA20700)共同资助
从现今地质构造组成出发,结合地震活动特征,总结了近年来中亚大三角地震构造域东边界北段(南北地震带北段和蒙古中部)主要活动断层的研究成果。认为中亚大三角东边界北段的现今地质构成实质是一系列大型走滑断裂构造的尾端构造与侧向断...
关键词:活动断裂 中亚大三角 东边界 南北地震带 蒙古中部 
2010年青海玉树M_S7.1地震地表破裂特征的高分辨率遥感分析被引量:15
《地震》2012年第1期82-92,共11页董彦芳 袁小祥 王晓青 窦爱霞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08CB425703);中-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2008DFA20700);2010年中国地震局玉树地震现场科学考察项目震害遥感比对专题
2010年4月14日MS7.1青海玉树地震与北西向的甘孜—玉树活动断裂的活动有关,造成了沿断裂带分布的地表破裂以及房屋建筑设施的严重破坏。本文通过Landsat ETM+影像和SPOT影像分析了甘孜—玉树断裂的第四纪活动特征,即断层崖和拉分盆地,...
关键词:玉树地震 地表破裂 高分辨率遥感 甘孜玉树断裂 
东亚大陆、西亚大陆和东地中海地区地震活动性异同的初步综述
《地震》2011年第3期77-91,共15页吕晓健 邵志刚 郝平 陈丹 傅征祥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2008CB425703)资助
本文初步综述了东亚大陆、西亚大陆和东地中海地震区地震活动性异同。地震活动性的含义不仅指地震的时空强图像,也包括地震的构造和动力学背景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东亚大陆、西亚大陆和东地中海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和变形,都和欧亚板块...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 东亚大陆 西亚大陆 东地中海地区 
Stress value in 2003 Dayao Ms6.1 earthquake source region
《Earthquake Science》2011年第4期343-350,共8页Xiaofeng Xu Yongge Wan Huilin Wang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40874022,41074072);Public Utility Research Project (200808053);973 program (2008CB425703)
The Ms6.2 Dayao, Yunnan, earthquake occurred on July 21, 2003, followed by a major Ms6.1 earthquake about 88 days later in the same region. Hypocenters of the two earthquakes are almost in the same place. Based on the...
关键词:composite fault plane solution stress field stress magnitude 2003 Dayao twin earthquake 
横跨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构造运动转换与变形分配被引量:2
《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第6期1528-1535,共8页马晓静 高祥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汶川地震发生机理及其大区动力环境研究(2008CB425703)
喜马拉雅造山带包含喜马拉雅弧和东、西构造结3个基本部分,它们是大陆碰撞后印度板块继续向北移动,并向西藏高原下俯冲产生的构造变形系统.该系统的重要地质特征之一,是同时存在多种不同样式、不同或相反性质的地壳变形,例如地壳南北向...
关键词:喜马拉雅造山带 构造结 构造运动转换 变形分配 分层流变 下地壳流 
四川盆地东南缘中新生代构造隆升的裂变径迹证据被引量:44
《岩石矿物学杂志》2011年第2期225-233,共9页李双建 李建明 周雁 沃玉进 汪新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8CB42570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2008ZX05005-00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究基金(石油化工联合基金)项目(40739904)
通过对四川盆地东南缘8件不同层位的磷灰石样品裂变径迹的分析,获得了该区中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时限,并分析了其构造和油气地质意义。磷灰石裂变径迹分布形态总体具有单峰特征,部分具有双峰特征,平均径迹长度在10~13μm,标准偏差在1.5~...
关键词:川东南 磷灰石裂变径迹 构造隆升 中新生代 
GIPSY在Linux系统上的安装与使用
《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第1期102-104,共3页肖根如 甘卫军 帅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4055);973计划子课题(2008CB425703)
GIPSY是美国JPL开发的高精度GPS后处理软件,可用于GPS地壳形变数据处理。由于GIPSY的源代码不公开,针对性强,因此使用相对GAMIT和Bernese较少,同时旧版本安装有一定难度。本文以GIPSY5.0的安装为例,说明其安装及其基本使用。
关键词:GIPSY LINUX系统 安装 使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