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祥林

作品数:41被引量:496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地震大地震发震构造数值模拟龙门山断裂带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地球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地学前缘》《地质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日本俯冲带地震发生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0
《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第7期2303-2312,共10页姜辉 邓志辉 高祥林 陈梅花 杨竹转 
中央公益性研究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1123;IGCEA1124;IGCEA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02056;40841016;40372131)资助
了解地震发生的动力学机制是研究地震发震原因的关键,而数值模拟的方法是高速、有效的手段.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发生9.0级大地震,文中以该次大地震所在的日本俯冲带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黏弹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并引用接触对,建...
关键词:日本俯冲带 数值模拟 黏滑 地震 
亚洲中部天山—贝加尔陆内变形终止边界
《地学前缘》2012年第5期293-299,共7页高祥林 丁留伟 马晓静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8CB425703)
亚洲中部,沿天山的西端、阿尔泰山的西北端到贝加尔地区,是一条显著的NE向边界(天山—贝加尔边界),在它的两侧,地形、构造、地震活动和其他地球物理特征都有显著的差异。沿这条边界不存在同方向的大断层,同时,一系列NW向大型走滑断层与...
关键词:亚洲中部 天山—贝加尔 变形终止 地壳和上地幔结构 
中国东部海域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研究被引量:36
《地学前缘》2012年第4期1-7,共7页徐杰 周本刚 计凤桔 周庆 高祥林 吕悦军 陈国光 
科学技术部地震行业专项研究项目(2007-08-55;202808018)
中国东部海域是指渤海、黄海和东海地区。前人利用震源机制解、井壁崩落和水压致裂等资料,分别对有关海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作过不同程度的研究。文中根据前人的工作并结合海陆地区新构造运动及其动力条件分析,对东部海域及邻区的现代构...
关键词:中国东部海域 震源机制解 井壁崩落 现代构造应力场 水平挤压作用 
欧亚东边缘的双向板块汇聚及其对大陆的影响被引量:9
《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第3期897-905,共9页姜辉 高祥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8CB425703)资助
自3Ma至现今,在欧亚东缘太平洋、菲律宾海板块以较大速率朝NWW方向运动,并沿海沟向欧亚大陆俯冲;同时欧亚板块以较小速率朝SEE方向移动,构成双方向的板块汇聚格局.沿日本岛弧东侧,海洋板片以较小的倾角插入欧亚大陆下面,在浅部产生的挤...
关键词:欧亚东缘 板块汇聚 俯冲 现今大陆构造 
大地震的18.6年周期被引量:7
《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第9期2256-2262,共7页杜品仁 赵俊猛 高祥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2008CB425704)资助
将全球分为15个研究区,用1900~2009年M_W≥7.0地震目录,统计分析了各区大地震与月球交点运动周期的关系,得出15个研究区中有10个区,大地震存在统计意义上的18.6 a周期:活跃段为12.4 a,平静段为6.2 a;环太平洋地震带北、南、西、东4大...
关键词:月球交点运动 板块 地震活跃段 X^2检验 地球自转 
横跨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构造运动转换与变形分配被引量:2
《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第6期1528-1535,共8页马晓静 高祥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汶川地震发生机理及其大区动力环境研究(2008CB425703)
喜马拉雅造山带包含喜马拉雅弧和东、西构造结3个基本部分,它们是大陆碰撞后印度板块继续向北移动,并向西藏高原下俯冲产生的构造变形系统.该系统的重要地质特征之一,是同时存在多种不同样式、不同或相反性质的地壳变形,例如地壳南北向...
关键词:喜马拉雅造山带 构造结 构造运动转换 变形分配 分层流变 下地壳流 
渤海地区新构造格局被引量:43
《石油学报》2011年第3期442-449,共8页徐杰 周本刚 计凤桔 高祥林 吕悦军 王明明 陈国光 
科技部地震行业专项研究(20070855和200808018)资助
根据新近系—第四系盖层断裂发育的最新资料,按成因将渤海地区新构造期断裂分为继承活动断裂和新生断裂两种类型;依走向又可分成北东—北东东、北西、北东(偏北)、近东西和北北东向5组,其中继承活动的北西向北京—蓬莱断裂带和北东(偏北...
关键词:渤海地区 北华北盆地 伸展拉分构造 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格局 
低纬度环球带和环太平洋带大地震的幕式活动分析被引量:3
《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第12期2869-2874,共6页杜品仁 马宗晋 高祥林 赵俊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2008CB425704)资助
统计分析低纬度环球带(E带)和环太平洋带(P带)在1900~2008年问M_W≥7.5地震的时空分布,进一步证实两者本身和两者之间都存在15~18年的幕式交替活动.将这两大地震带分别划分为5个地震区,发现这些分区地震幕式活动互不相同,但E带各区奇...
关键词:大地震 幕式活动 矩震级 板块运动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沿龙门山断裂带新生的地壳深部断裂被引量:7
《地学前缘》2010年第5期117-127,共11页徐杰 高祥林 周本刚 计凤桔 张进 白玉柱 陈国光 
科学技术部地震行业专项研究(200808018;2007-08-55)
在区域地质构造研究中,龙门山断裂带也称为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或推覆构造带。许多研究者认为,2008年汶川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是这条断裂带或其中央映秀—北川断裂。笔者在深入分析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演化和岩石圈结构构造特征的基础上,着...
关键词:汶川8级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发震构造 “鳄鱼嘴”结构 深部高角度断裂 
东亚与全球地震分布分析被引量:18
《地学前缘》2010年第5期215-233,共19页马宗晋 杜品仁 高祥林 齐文华 李晓丽 
汶川地震发生机理及其大区动力环境研究(2008CB425700)
现代地震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人类对地震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思索已有数千年历史。特别是在中国,很早就有灾害性地震的详细历史记载。最近40多年,我国、东亚及世界其他大陆地区的多次大地震的发生,推动了地震构造研究的发展,加深了对...
关键词:全球地震构造 地震分布 俯冲带 洋脊 大陆 非对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