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8级地震

作品数:34被引量:29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刘静张学民申旭辉欧阳新艳赵庶凡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球物理学进展》《地震地质》《四川水力发电》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汶川8级地震应变场对其震中周围强震的影响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9年第3期908-918,共11页罗国富 柳忠旺 罗恒之 丁风和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8052)资助
许多学者认为2008年汶川8级地震可能对龙门山断裂带及其周围不同断裂带上后续发生的6级以上地震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地震应变场作为地震活动的变量,通过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研究2008年以来龙门山断裂带周围5次6级以上地震前的地震应变...
关键词:地震应变场 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 时间因子异常 空间等值线异常 
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前甘宁川交界地区的前兆异常变化认识与思考被引量:1
《国际地震动态》2018年第8期7-9,共3页高曙德 武善艺 王军燕 叶媛媛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8047)资助
2017年四川九寨沟7级地震是汶川8级地震9年后发生的又一次大震,分析和梳理此次地震前明确提出有异常的测项,来总结归纳异常变化特征。九寨沟7.0级地震前,距离震中400 km的范围内,有形变、地电等前兆测项出现了1—2年的趋势异常和短临异...
关键词:前兆异常 地震前 九寨沟 交界地区 四川 汶川8级地震 地电阻率 7级地震 
汶川8级地震前的水平引潮力极值调制研究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2014年第5期342-347,共6页顾瑾萍 李刚 张小涛 
根据水平引力潮极值条件,通过地震目录资料作极值调制计算,讨论在一定的时间窗内,满足水平引力潮极值条件时所调制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研究这些时空分布特征在震前与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地震三要素的关联信息。
关键词:水平引力潮极值条件 极值调制 汶川地震 
汶川大地震宏观震中问题的讨论被引量:7
《灾害学》2013年第1期1-5,共5页乔建平 黄栋 杨宗佶 孟华君 
"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K12B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九七三")项目(2010CB731504)
采用大地震诱发崩塌滑坡特点与地面破坏程度相结合,以及极震区几何中心方法,定性判定了汶川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置。判定结果是汶川大地震应该有2个宏观震中,一是映秀镇牛圈沟为映秀极震区宏观震中,坐标位置:31.045 6°N,103.455 6°E;...
关键词:汶川8级地震 宏观震中 震中判定 
利用水位同震阶变资料反演汶川8级地震应力场变化被引量:1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3年第1期184-188,共5页杨明波 马霁 柴金翼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ZDJ2008-25)资助
分析汶川地震的水位同震响应阶变发现,地震时应力场的调整与中国大陆板块的背景应力场受力状态基本一致,只是对华北和西南地区有所加强,对西北和东南有所减弱。可见,汶川地震释放积累的应力后,对于震后大陆的应力场变化有一定调整作用。
关键词:汶川8 0级地震 含水层 区域应力场 应力调整 水位同震阶变 
南北地震带强震主体活动区现象及未来趋势分析被引量:1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2年第3期37-40,共4页姚玉霞 王建荣 马凤珍 马海霞 
通过分析我国南北地震带(以下简称南北带)有仪器记录以来发生的大震后,发现存在约10年主体大震活动区,并自北而南有4次转移图像;同时对汶川8级大震前后的震情活动进行分析,认为未来10年南北带北段及以西地区将进入活跃期,很有可能发生多...
关键词:汶川8级地震 主体大震再次活跃 南北带地震迁移呼应 
汶川8级地震前后陕西地形变异常特征分析被引量:5
《高原地震》2011年第4期17-23,共7页邢西淳 毛娟 邵辉成 
南北地震带北段大震危险性强化跟踪研究(2009-2011)
分析了汶川8.0级地震前后的关中垂直形变及陕西地区地倾斜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震前,跨断层垂直形变表现出阶段性变化特征,南大同、大塬、涧峪口、清河口、口镇等场地的垂直形变出现了明显的趋势转折、加速变化。汉中、宝鸡、乾县、西安...
关键词:汶川地震 垂直形变 潮汐因子γ 
汶川8.0级地震前后表层水温的异常变化研究被引量:10
《西北地震学报》2010年第4期367-375,共9页邱鹏成 王永刚 杨广华 白香玲 赵生生 
青海省地震科学基金(2008A02)
对汶川8.0级地震震中周围800km范围内73个井孔的表层水温资料进行了分析。根据设定的异常与不确定性异常判定依据,发现有9个井孔出现了前兆异常;有5个井孔的异常不能确定是否为前兆异常;有3个井孔出现了典型非前兆异常变化;其余未出现...
关键词:汶川8级地震 表层水温 地壳形变 异常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沿龙门山断裂带新生的地壳深部断裂被引量:7
《地学前缘》2010年第5期117-127,共11页徐杰 高祥林 周本刚 计凤桔 张进 白玉柱 陈国光 
科学技术部地震行业专项研究(200808018;2007-08-55)
在区域地质构造研究中,龙门山断裂带也称为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或推覆构造带。许多研究者认为,2008年汶川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是这条断裂带或其中央映秀—北川断裂。笔者在深入分析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演化和岩石圈结构构造特征的基础上,着...
关键词:汶川8级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发震构造 “鳄鱼嘴”结构 深部高角度断裂 
汶川8级地震后对地震数据远程传输方式的思考被引量:3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0年第4期32-38,共7页康宏 王余伟 吴彤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特大地震,是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又一人间悲剧。灾难过后,痛定思痛,如何保证在非常时期将地震数据可靠地传输回台网管理中心,为研究人员提供完整的数据波形,是地震观测技术人员在这次地震后应该慎重思考的问...
关键词:远程数据传输 超短波无线传输 CDMA DDN SDH 卫星通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