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品仁

作品数:23被引量:20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地震大地震地球地震活动性地震区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地震研究》《第四纪研究》《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印度-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被引量:5
《地震地质》2016年第3期783-796,共14页赵俊猛 杜品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90611)资助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形成了青藏高原,影响了中亚、东南亚、东亚直到西太平洋的构造变形,改变了从岩石圈地幔到大气圈的多个圈层状态,是研究青藏高原形成和演化的前提和基础,但是,至今对最初在何时、何地发生碰撞仍意见不一。文中以近10a...
关键词:印度-亚洲大陆碰撞 古地磁学 大印度 最高海相层位 外喜马拉雅 
大地震的18.6年周期被引量:7
《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第9期2256-2262,共7页杜品仁 赵俊猛 高祥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2008CB425704)资助
将全球分为15个研究区,用1900~2009年M_W≥7.0地震目录,统计分析了各区大地震与月球交点运动周期的关系,得出15个研究区中有10个区,大地震存在统计意义上的18.6 a周期:活跃段为12.4 a,平静段为6.2 a;环太平洋地震带北、南、西、东4大...
关键词:月球交点运动 板块 地震活跃段 X^2检验 地球自转 
低纬度环球带和环太平洋带大地震的幕式活动分析被引量:3
《地球物理学报》2010年第12期2869-2874,共6页杜品仁 马宗晋 高祥林 赵俊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2008CB425704)资助
统计分析低纬度环球带(E带)和环太平洋带(P带)在1900~2008年问M_W≥7.5地震的时空分布,进一步证实两者本身和两者之间都存在15~18年的幕式交替活动.将这两大地震带分别划分为5个地震区,发现这些分区地震幕式活动互不相同,但E带各区奇...
关键词:大地震 幕式活动 矩震级 板块运动 
东亚与全球地震分布分析被引量:19
《地学前缘》2010年第5期215-233,共19页马宗晋 杜品仁 高祥林 齐文华 李晓丽 
汶川地震发生机理及其大区动力环境研究(2008CB425700)
现代地震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人类对地震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思索已有数千年历史。特别是在中国,很早就有灾害性地震的详细历史记载。最近40多年,我国、东亚及世界其他大陆地区的多次大地震的发生,推动了地震构造研究的发展,加深了对...
关键词:全球地震构造 地震分布 俯冲带 洋脊 大陆 非对称 
全球表层系统研究的思考被引量:7
《地学前缘》2006年第6期96-101,共6页马宗晋 高祥林 杜品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834002)
1900年前后,以徐士、阿尔冈、魏格纳、李四光等为代表的先驱们从不同视角开始了对地球表层的整体性研究。20世纪人造卫星的应用和板块理论的建立,推动了全球整体观思想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伴随社会全球化进程,地球整体观在科学前沿领...
关键词:地球整体观 地球表层系统 地球系统科学 微动态变化 
低纬度环球剪切带及其与环太平洋带大地震的幕式活动被引量:7
《中国科学(D辑)》2006年第4期326-331,共6页马宗晋 杜品仁 任金卫 高祥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9834002)
地球南、北半球总的运动态势很不协调,其间存在一条运动不协调带.在地表,该带由13条以走滑为主的大型断裂带组成,称之为低纬度环球剪切带(E系).统计分析E系和环太平洋带(P系)1900~2003年间MW≥7.5的时间分布,发现两者本身和两者之...
关键词:剪切带 环太平洋带 大地震 准周期性 
全球构造研究的思考被引量:11
《地学前缘》2003年第U08期1-4,共4页马宗晋 杜品仁 高祥林 
“板块构造”并不直接等价于全球构造。将各板块同一构造力学属性和特征的边界分别连接起来 ,可以建立起环太平洋深俯冲构造系、南半球为主体的洋脊构造系和北半球为主体的陆 /陆浅俯冲构造系 ,它们空间展布的分区 ,揭示了全球表层构造...
关键词:全球构造 地球非对称 板条与板舌 地球微动态 
中、新生代全球尺度地质过程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被引量:4
《地学前缘》2003年第U08期38-44,共7页杜品仁 马宗晋 高祥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 983 40 2 0 )
中、新生代是地球岩石圈经历重大构造演化 ,最终形成现今地球面貌的时代。研究对中、新生代全球级环境变化有重大影响的地质作用过程 ,对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环境演变的规律和原因 ,最终实现对环境变化的预测有重要意义。中生代开始不久 ...
关键词:中、新生代 环境 联合古陆 造山作用 火山活动 超地幔柱 撞击坑 
地球南北半球的非对称性被引量:20
《地球物理学报》2002年第1期26-33,共8页马宗晋 宋晓东 杜品仁 傅容珊 孙付平 汪洋 
国家攀登项目 ( 970 2 31 0 0 3)
依据新的计算分析和空间观测数据 ,进一步论述了地球南北半球的非对称性 .全球热散失量的计算得出 ,南半球高出北半球 3 3 %;南半球地幔热散失量是北半球的 2倍 .比较南北半球S波速度分布 ,得出南半球的上地幔为低速、高温 ,北半球的上...
关键词:地球形状 非对称性 地震构造系统 热流 地震波速 空间大地测量 
地球的多圈层相互作用被引量:24
《地学前缘》2001年第1期3-8,共6页马宗晋 杜品仁 卢苗安 
国家科技攀登资助项目!( 970 2 3 10 0 3 )
地球科学的发展已逐渐进入对地球进行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的新阶段。如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剧变的天然原因何在 ;海水缺氧、厄尔尼诺和成烃极盛期由什么引起 ;什么因素导致生物的俱生与俱灭等人类社会和地学发展所需解决的一些难题 ,只有...
关键词:白垩纪中期 地磁极反转 海底扩张 超级地幔柱 地球 多圈层相互作用 温室气体 海平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