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亚洲大陆碰撞

作品数:19被引量:606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胡修棉董国臣莫宣学周肃赵志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岩石矿物学杂志》《地球学报》《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球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藏林周地区始新世托龙Ⅰ型花岗岩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时限的制约被引量:2
《岩石矿物学杂志》2022年第6期1080-1096,共17页杨成业 冯佳佳 李玉彬 张金树 张根 夏洋洋 
青藏高原第二次科学考察项目(2019QZKK0806);西藏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特色学科建设项目(Zf22002004);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XZ202201ZY0020G)。
目前已有研究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时限的认识存在诸多分歧。本文对西藏林周县中部出露的托龙岩体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分析,以期进一步约束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时间。托龙岩体内出露的石英二长斑岩呈岩株...
关键词:西藏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代学 HF同位素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过程中新特提斯洋岩石圈的命运被引量:12
《地球科学》2020年第8期2785-2804,共20页黄丰 许继峰 王保弟 曾云川 刘希军 刘函 余红霞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6YFC06003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41973027,41603033);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BX20170021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No.2652019054)。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之后的新特提斯洋板片的断离过程及其产生的岩浆作用一直是青藏高原南部地质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但存在极大争议的问题.分析了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块上新特提斯洋板片断离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目前用于限制板片断离过程的...
关键词:印度-亚洲大陆碰撞 新特提斯洋 板片断离 镁铁质岩石 拉萨地块 青藏高原 地质年代学 地球化学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沉积混杂岩的变质特征及构造意义被引量:2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2期12-23,共12页王晓曼 李旭平 孔凡梅 张艳成 孙光明 王笑 刘浩 WILLNER Arn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044);山东科技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2015TDJH101);山东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810424017)
通过岩相学与矿物化学分析和视剖面图模拟计算对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段地区沉积混杂岩带中多硅白云母石英片岩和黑硬绿泥石片岩的变质特征进行研究。多硅白云母石英片岩峰期矿物组合为多硅白云母+绿泥石+钠长石+石英+榍石,峰期条件为366...
关键词:沉积混杂岩 变质作用 P-T条件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 
冈底斯弧的岩浆作用:从新特提斯俯冲到印度-亚洲碰撞被引量:17
《地学前缘》2018年第6期78-91,共14页张泽明 丁慧霞 董昕 田作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603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056,41602062);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201)
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的冈底斯岩浆弧形成于中生代新特提斯大洋岩石圈的长期俯冲过程中,而且在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过程中叠加了强烈的新生代岩浆作用,是世界上典型的复合型大陆岩浆弧,已经成为研究汇聚板块边缘岩浆作用和大陆地壳生长与再...
关键词:冈底斯弧岩浆作用 新特提斯洋俯冲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 青藏高原南部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初期的海沟沉积:藏东南宗卓组沉积岩石学与物源分析被引量:7
《地质学报》2018年第1期1-14,共14页周博 胡修棉 安慰 马安林 赖文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藏南晚白垩世-古近纪宗卓混杂岩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关系”(编号41172092)、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1525007)资助的成果.
混杂岩是汇聚板块边缘的地质体,主要形成于俯冲和碰撞的背景下。本文对藏东南浪卡子地区宗卓组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研究和物源分析。野外调查表明,宗卓组与下伏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层的原始接触关系为逐渐过渡的沉积接触,后...
关键词:宗卓组 混杂岩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 藏南 浪卡子 物源分析 
东北帕米尔塔什库尔干中新世高钾碱性岩的成因机制与大地构造意义被引量:6
《地质论评》2017年第3期616-629,共14页徐晓尹 蔡志慧 许志琴 曹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302166;41472198及41430212);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1302108022;12120115027001及12120115002101)的成果~~
塔什库尔干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帕米尔高原东北部,是中国境内唯一属于帕米尔弧形构造带的地区。然而,对于东北帕米尔地区新生代岩浆作用的研究相对青藏高原主体的研究薄弱得多。我们对东北帕米尔塔什库尔干地区新生代岩浆岩的锆石U...
关键词:帕米尔 塔什库尔干 新生代高钾碱性岩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 
利用沉积记录精确约束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时间与过程被引量:43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年第3期261-283,共23页胡修棉 王建刚 安慰 Eduardo GARZANTI 李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1525007);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项目(编号:XDB03010400)资助
精确约束印度-亚洲初始碰撞时间对于认识喜马拉雅造山过程、青藏高原隆升机制及其对环境、气候和生物的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对西藏雅鲁藏布缝合带两侧沉积记录的研究,对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时间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探讨了印...
关键词:印度-亚洲大陆碰撞 初始碰撞时间 喜马拉雅造山带 西藏 喜马拉雅 沉积记录 
藏南白垩纪—古近纪岩石地层厘定与构造地层划分被引量:17
《地学前缘》2017年第1期174-194,共21页胡修棉 李娟 安慰 王建刚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2CB822001);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525007)
岩石地层的厘定是一件基础而重要的工作,集中体现了一个阶段对地层的综合认识水平;对一个地区而言,建立行之有效的岩石地层划分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详细介绍和评述了藏南白垩纪—古近纪(含中新世)33个岩石地层单元,其中特提斯喜马...
关键词:西藏南部 喜马拉雅 岩石地层 构造地层 白垩纪 古近纪 雅鲁藏布缝合带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 
印度-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被引量:5
《地震地质》2016年第3期783-796,共14页赵俊猛 杜品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90611)资助
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形成了青藏高原,影响了中亚、东南亚、东亚直到西太平洋的构造变形,改变了从岩石圈地幔到大气圈的多个圈层状态,是研究青藏高原形成和演化的前提和基础,但是,至今对最初在何时、何地发生碰撞仍意见不一。文中以近10a...
关键词:印度-亚洲大陆碰撞 古地磁学 大印度 最高海相层位 外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造山带的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被引量:8
《岩石学报》2013年第5期1713-1726,共14页张泽明 董昕 贺振宇 向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30205;40972055;41202035);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121269)联合资助
喜马拉雅造山带是印度与亚洲大陆碰撞作用的产物,正在进行造山作用,是研究板块构造的天然实验室。高压和超高压变质岩分布在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核部。这些变质岩具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形成时间和形成过程,为印度与亚洲碰撞带的几何学、运...
关键词:高压和超高压变质作用 陆-陆碰撞 喜马拉雅造山带 青藏高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