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ZW016)

作品数:16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延罗姝杨秀礼邵炳军唐旭东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周口师范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美与时代(美学)(下)》《求索》《兰州学刊》《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考论诗经《诗经》春秋诗歌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诗·曹风·候人》“鹈”意象考论——《诗·曹风》意象研究之二
《诗经研究丛刊》2015年第1期85-96,共12页唐旭东 
作者参与自己的博士生导师邵炳军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春秋时期政治兴变与诗歌创作演化——以两周之际“二王并立”政治格局为研究起点”(项目批准号:09BZW016)的阶段性成果
《诗·曹风·候人》之'鹈'意象寄寓了作者深刻的不平之气,表达了作者对曹共公亲小人而远贤臣的不满,兼含对曹共公不善待重耳的批评。该意象之创造与运用,使该诗具有幽默诙谐、怨而不怒的委惋风格和中和格调,体现出典型的周文化特征,也...
关键词:《诗经》·曹风·《候人》  地域性 流变 
《采蘩》、《采蘋》、《甘棠》创作年代考论——《诗·召南》创作年代考论之一被引量:1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75-80,共6页罗姝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ZW016)
《采蘩》为写召南贵族夫人采集白蒿以奉祭祀之作,《采蘋》为写将要出嫁的召南贵族少女采集浮萍、水藻后举行婚前教成祭祀仪式之作,二诗皆当作于周平王(前770年~前720年在位)初年;《甘棠》为召伯虎卒后故西周王畿遗民的悼亡怀念之作,...
关键词:《诗经》 《召南》 《采蘩》 《采蘋》 《甘棠》 创作年代 
“郑风淫”的形成与春秋郑国战略地缘关系——“郑风”研究系列论文之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3-16,共4页杨秀礼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09BZW016);2012年上海市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ZZSD12045)
郑国处于天下之中的战略地缘位置。发达的商业、频发的战争促进了艺术形式的交融,催生并强化了郑地娱乐社会心理,使得《诗·郑风》等艺术形式超越了原来的艺术规范,具有"淫"的特色和超越节度之意。
关键词:郑国 地缘战略 郑风 郑声 《诗经》 
《诗·召南》“厚德与美贤”组歌考述
《文艺评论》2013年第4期40-43,共4页杨延 
邵炳军教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春秋时期政治兴变与诗歌创作演化研究"(编号:09BZW016)阶段性成果
召南是周王朝的直属区域,召南人非常重视礼乐文化,如《采蘩》、《采菝》反映了祭祀之礼,《鹊巢》、《何彼裱矣》反映了婚姻之礼,而《甘棠》和《驺虞》则反映了厚德与美贤之礼,这与召南的地域文化特质联系紧密。本文试作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召南 考述 礼乐文化 《鹊巢》 《甘棠》 文化特质  周王朝 
朱熹以地域文化解读“风诗”研究
《兰州学刊》2013年第7期63-67,共5页杨秀礼 
2012年上海市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周代社会变革与郑国文学演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ZSD12045);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春秋时期政治兴变与诗歌创作演化"(项目编号:09BZW016)
朱熹在对《诗·国风》,即"风诗"的研究中运用了大量的地域文化学材料与方法,就"风诗"作品的背景、主题和艺术特色等进行解读,形成了有效的研究方法,对地域文化学在《诗》学中的运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朱熹 国风 地域文化 研究 
宛丘社祭文化与《诗经·陈风·东门之》的地域风格村分
《作家》2013年第01X期133-134,共2页唐旭东 
作者参与自己的博导邵炳军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春秋时期政治变革与诗歌创作演化研究”(项目编号:09BZW01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诗经·陈风·东门之枌》是一首描绘陈国社祭礼俗的诗歌。该诗气氛热烈欢快,风格明丽,充满浓郁的文化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这种地域风格特色与春秋时期陈国的宛丘社祭礼俗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对该诗描绘的社祭礼俗的分析可以看到这种...
关键词:《诗经》 宛丘 《东门之枌》 地域风格 
耶律楚材老学观探析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S2期242-242,共1页杨秀礼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春秋时期政治变革与诗歌创作演化>(09BZW016)阶段性成果;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085"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子项目<转型期长三角都市圈社会价值变迁研究>
耶律楚材将老子作为圣人加以推崇,借鉴"老子"的个人修行与治国理论,但将"老子"之传的道教诸派则视作老氏之邪加以排斥,展示了他排道教而尊道家的态度。
关键词:耶律楚材 老学 修身治世 
周代的“五土”观念及其历史变迁
《党政干部学刊》2012年第11期91-93,共3页唐旭东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春秋时期政治变革与诗歌创作演化研究"(项目编号:09BZW016)的阶段性成果
周人的"五土"观念起源于远古的五方观念,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也是周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观念和周人的分封制的产物。这一观念以周王畿之地为中心,划分四方诸侯,反映了周人的国土观念。随着两周统治中心的转移,"五土"...
关键词:周代 “五土”观念 五方 变迁 
楚国贵族女性作家群体事略汇考——春秋时期贵族女性作家群体与文学创作研究之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S4期91-94,共4页罗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春秋时期政治兴变与诗歌创作演化”(09BZW016)
楚邓曼为曼姓邓国之女、祁侯姊妹、武王熊通夫人、文王熊赀之母,文夫人为妫姓陈国之女、息侯夫人、文王熊赀夫人、杜敖熊囏、成王熊恽之母,謓ξE簟⒊赏跣茔⒎蛉耍?叔敖母为吕臣之媳、蒍贾之妻、孙叔敖之母,樊姬为姬姓樊国之...
关键词:春秋时期 楚国 贵族女性 作家群体 事略 
春秋诗歌《诗·小雅·正月》、《雨无正》、《都人士》、《鱼藻》创作年代考论被引量:4
《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187-194,共8页邵炳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春秋时期政治变革与诗歌创作演化研究"(项目号09BZW016)的阶段性成果
《正月》为周大夫刺幽王致使宗周灭亡之作,《雨无正》为携王余臣的暬御之臣表达自己面对"二王并立"政治格局时怨忧情绪之作,此五诗皆作于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骊山之难、西周覆灭、卫武公率兵救周、平王宜臼与携王余臣"二王并立"之初,...
关键词:诗经 小雅 创作年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