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ZW028)

作品数:6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施懿超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文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四六文宋代骈文《文镜秘府论》风气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关于宋代骈文用典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中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33-37,共5页施懿超 
国家社会科学项目"宋代骈文研究"(09BZW028)的阶段性成果
用典,是骈文的基本文体特征之一,骈文创作离不开用典,而骈文批评更是少不了评论骈文的用典。作诗利用典故是常识,《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凡作诗之人,皆自抄古今诗语精妙之处,名为‘随身卷子’,以防苦思。”作文同样要...
关键词:《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 隶事用典 《文镜秘府论》 宋代 文体特征 六朝诗歌 修辞手法 结构意义 
杨亿及其昆体四六被引量:1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18-123,共6页施懿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ZW028)
杨亿和西昆体是宋代文学史上有分量的文学人物和有地位的文学流派。作为昆体四六的代表人物,杨亿奉行追述三代之风,归正汉唐雅正之气的四六文创作宗旨,其四六文创作的做法是"凡文皆骈",其四六文显著特点是用典繁密精当、用语绘藻雕章。...
关键词:昆体四六 杨亿 
作为词臣的杨亿及其四六文创作
《柳州师专学报》2012年第1期12-17,3,共7页施懿超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宋代骈文研究"(09BZW02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杨亿和西昆体是宋代文学史上有分量的文学人物和有地位的文学流派,本文主要围绕杨亿的词臣经历来清理杨亿四六文的创作情况。杨亿的一生以词臣自任,也以词臣显名。杨亿及其所代表的昆体四六对当时文坛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还对北宋...
关键词:词臣 杨亿 四六文 
“独开有宋风气”的王禹偁骈文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84-91,共8页施懿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骈文研究"(项目编号:09BZW028)
本文着力探讨王禹偁的四六文创作及其特色问题。认为王禹偁的四六文创作追求是远溯三代、两汉文风、直接贞元、元和风格的,上承元、白,可谓开宋四六之先。王禹偁制诰类四六文以得体庄重、宏丽典赡为主,而表启类四六文则工对简洁,情事兼...
关键词:四六文 王禹偁 
宋四六文体渊源及文体体制探析——以制诰文为例被引量:1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6-11,共6页施懿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骈文研究"(09BZW028)
以宋代制诰文为代表的宋四六选择骈体文作为工作文体,"在因袭中固定规制,在继承中求得发展"是宋四六文体演变的基本态势。得体称旨是制诰类文书的最高制作原则,制诰类文书的文体要求明确而具体,程式化写作是制诰类文书的特色写作特征。
关键词:宋四六 文体 制诰文 
沿溯燕、许,风气初开:徐铉骈文研究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6期944-948,共5页施懿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ZW028)
从生平仕历入手,探讨徐铉的四六文创作及其特色问题。认为徐铉文章的主要特点是凡文皆骈,且"句虽偶俪,一出自然";而且,徐铉骈文的独特风格是"沿溯燕、许",又"率意而成"、"自成一家"。在宋初骈文发展史上,徐铉是跳不过去的关键一环,他是...
关键词:宋代 四六文 徐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