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A03)

作品数:7被引量:6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马延华林红李绥艳孙德全潘丽艳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河南农业科学》《玉米科学》《生物技术通报》《黑龙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玉米玉米新品种种质资源杂种优势育种经验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玉米新品种龙育4号的选育与评价被引量:1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第7期10-11,共2页林红 孙德全 李绥艳 马延华 潘丽艳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01A03)
优良玉米自交系的选育与应用以及杂优模式的利用是选育新品种的关键,以黑龙江省核心玉米自交系作母本,选用含有国外血缘、综合性状优异的自交系作父本,杂交育成了集高产、优质、综合性状优异、出籽率高、活秆成熟等于一体的玉米新品种...
关键词:寒地 玉米 新品种 评价 龙育4号 
甜玉米籽粒营养成分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4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第2期5-7,共3页林红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01A03);"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9BAA24B05)
以美甜9号为试材对甜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变化呈单峰曲线,乳熟中期含量最高;而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则恰好相反;同时对其变化原因以及甜玉米品质评价、品质性状、...
关键词:甜玉米 可溶性糖 蛋白质 氨基酸 品质性状 
法国玉米自交系引用潜力评析被引量:4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第2期8-11,共4页马延华 孙德全 李绥艳 林红 潘丽艳 孔晓蕾 杨国伟 杜优颖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01A03)
以来自法国的6份玉米自交系为母本,以黑龙江省5个常用骨干自交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30个杂交组合。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了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单株产量9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
关键词:法国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黑龙江省青贮玉米利用现状和发展对策被引量:21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第1期128-130,共3页马延华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01A03)
通过对黑龙江省青贮玉米生产状况的分析,探讨了发展青贮玉米生产的优势和潜力,提出了加快发展青贮玉米的对策,为加快畜牧业发展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青贮玉米 利用现状 发展对策 
美国先锋玉米育种经验的启示被引量:29
《玉米科学》2010年第2期133-135,共3页丰光 李妍妍 邢锦丰 黄长玲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1A03)
参考美国先锋的育种经验,对我国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杂种优势、育种方法和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今后我国玉米育种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玉米育种 杂种优势 种质资源 先锋公司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郑单25号的选育被引量:7
《河南农业科学》2009年第8期36-37,共2页王振华 张新 张前进 魏昕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1A03);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0620010200)
以自选系郑39为母本,自选系郑3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玉米新杂交种郑单25号(原名郑试254)。在2004-2005年国家东华北玉米区试中,郑单25号比对照种农大108增产8.83%,在2005年国家东华北玉米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增产7.78%,在2006年吉林省玉米...
关键词:玉米 郑单25号 选育 
优化玉米CMS-S双向电泳体系与差异蛋白比较
《生物技术通报》2008年第6期91-96,共6页孙翠霞 扬会 李萌 祝静静 郭晓红 李新征 王泽立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1A03);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02BS025)
利用自主创建的Rf3近等基因系不育群体(P)s和可育恢复系群体(Pf)为试材,采用改进的双向(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2D-PAGE)技术,对苗期、成株期叶片细胞总蛋白进行分析,分离到在Pf遗传背景下一特异蛋白质RRPⅥ,分子量为30.8kD,等电点为5...
关键词:玉米S型雄性不育系 Rf3近等基因系 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0.8kD特异蛋白质RRP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