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378)

作品数:7被引量:2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夏云龙李世军张树龙杨延宗高连君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生理学报》《中国医师进修杂志》《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不同部位起搏起搏无应答心血管病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不同部位起搏对正常和心力衰竭犬心室跨壁复极梯度的影响被引量:1
《生理学报》2020年第4期419-425,共7页王涛 庞占琪 林雪琪 宋博雯 李卓然 李世军 夏云龙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30800378);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of Dalian Municipality,China (No. 2012E15SF137)。
跨壁复极梯度的改变可能导致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增加和室速的增多,跨壁复极离散可能在左室心外膜起搏相关猝死中发生重要作用。本研究对心力衰竭(心衰)犬进行心室不同部位起搏,观察左心室跨壁复极梯度的变化。选用8条健康杂种犬,随机分成...
关键词:心力衰竭 单相动作电位 复极 跨壁梯度 起搏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应答的一些新认识被引量:2
《心血管病学进展》2013年第1期115-117,共3页王涛 夏云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378);项目名称:心力衰竭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三维单向动作电位研究资助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终末期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新近的欧洲指南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的适应证不断扩大。但有20%~30%的患者在安装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之后,效果不明显,称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应答。合理地定义心脏再同步化...
关键词: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无应答 
体表心电图指标对扩张型心肌病伴发心力衰竭患者整体心室复极离散变化的评价被引量:6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年第10期10-12,共3页丛培欣 李世军 张燕 夏云龙 尹晓盟 张树龙 高连君 杨延宗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类(30800378)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伴发心力衰竭患者T波峰.末间期(Tpe)的特点及其在评价整体心室复极离散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扩张型心肌病伴发心力衰竭患者28例(心力衰竭组)及无器质性心脏病且心功能正常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25例(对照组),...
关键词:心肌病 扩张型 心力衰竭 充血性 T波峰-末间期 QT间期 心室复极离散度 
不同部位起搏对体表心电图有关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2年第2期144-145,共2页李世军 杨延宗 夏云龙 尹晓盟 张树龙 高连君 林治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30800378);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项目编号:L2010107)
目的观察心脏不同部位起搏对体表心电图有关参数的影响。方法 10只健康猪,分别在右房(RA)起搏、右室心尖部心内膜起搏(RVEndo)及左室心外膜(LVEpi)起搏,记录并测量不同部位起搏后体表心电图12个导联的QRS波时限、QT间期、JT间期和T波峰...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起搏 T波峰-末间期 QT间期 JT间期 
通过单相动作电位评价不同部位起搏时猪整体心脏复极离散变化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1年第5期359-362,共4页李世军 杨东辉 夏云龙 尹晓盟 张树龙 高连君 杨延宗 
国家白然科学基金(30800378);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L2010107)
目的 通过对猪心脏不同部位起搏,观察不同激动顺序对整体心脏复极离散的影响.方法 10只健康猪,应用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系统),在右心房(RA)、右心室心尖部心内膜(RVEndo)及左心室后壁心外膜( LVEpi)起搏,分别标测左心室(LV)...
关键词:复极 离散 起搏 单相动作电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致心律失常及抗心律失常机制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第3期138-140,144,共4页李世军 杨延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378);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L2010107)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力及NYHA分级,降低死亡率,认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具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然而,有研究提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左室起搏可能有致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复极离散并引起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力衰竭 复极离散 心律失常 
影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应答的新认识被引量:12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0年第2期176-178,共3页王涛 王野 张树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30800378)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心力衰竭终末期治疗的重要手段,但20%~30%的病人CRT后无应答。合理地定义CRT的应答,更注重患者症状改善和获益,关注新的预测有应答的方法 ,严格地掌握CRT的适应证,合理拓展CRT的适应证,合理选择心室电极植入位...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慢性心力衰竭 综述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无应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