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YB2009039)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叶少飞洪波路伟陆小燕吴彭秀更多>>
相关机构:红河学院大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学术探索》《社科纵横》《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三国志》投降礼仪白族清朝乾隆时期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清朝乾隆时期战争的处置和降礼
《社科纵横》2012年第7期85-88,共4页洪波 路伟 吴彭秀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古代降礼研究"(批准号:YB2009039)阶段性成果
降礼是军礼的一种,包括胜利方的受降礼仪和失败方的投降礼仪。清乾隆时期征战频繁,其秉持着稳固江山,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则,在战争结果的处置方式、降礼的采用上,带有因事、势选择使用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本文讨论这一时期降礼的形式及其...
关键词:清朝 乾隆 降礼 
皇太极两征朝鲜的“盟誓神判”及降礼被引量:1
《学术探索》2012年第7期133-135,共3页洪波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YB2009039)
降礼体现着一个民族或政权的文明程度。作为两征朝鲜的胜利者,皇太极决定了采用的降礼仪式。他把萨满信仰的"盟誓神判"同汉降礼文化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降礼文化特征,即按萨满信仰的"盟誓神判"来作"兄弟之盟";用汉降礼对"小中华"朝鲜作...
关键词:皇太极两征朝鲜 萨满信仰 “盟誓神判” 降礼 
中国古代的降书被引量:1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50-53,118,共5页叶少飞 陆小燕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古代降礼研究"(批准号:YB2009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降书是中国古代降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时期没有降书,直接使用投降礼仪。汉人重礼,认为用文书投降是诈降。三国时期蜀吴降书流布天下,后逐步取代投降礼仪成为投降的主要形式。降书的出现和使用体现了中国古代从重礼到重言观念的转变,...
关键词:中国古代 降礼 降书 
《三国志》中的投降礼仪被引量:1
《襄樊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5-9,共5页叶少飞 路伟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YB2009039)
三国时代征战频繁,军事行动失败一方的人员多有选择投降自保的,执行者有皇帝、刺史、州牧、军阀、家将、幕僚等。其中蜀国刘禅和吴国孙⑦在面对敌军来临,己方的军事行动失败之时,均选择投降自保。刘禅和孙⑦均执行了《左传》记载的"面缚...
关键词:《三国志》 投降礼仪 面缚 舆榇 奉降书 
白族民间长诗意义探析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1期23-26,共4页王建华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B2009039)
白族民间长诗以其丰厚内涵,高超技巧,提供了从民间文学的视角,解读白族族群诸多观念的途径;浸染了汉族文化的影响与渗透,是白族文化独特性与包容性的载体之一;彰显了白族文学的独特品质和风貌,是白族文学走向世界的又一重要渠道,值得进...
关键词:白族 民间长诗 意义 探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