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0906B-06)

作品数:6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梁永林刘稼汪雪义齐容孙耀先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部中医药》《时珍国医国药》《中医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辅行诀汤液经法思维药作用中药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中医方象探究被引量:3
《西部中医药》2014年第9期35-37,共3页梁永林 李娟 吕金童 贾斌 
甘肃省教育厅第二批科研项目(编号0906B-06)
从四象应方象、河图应方象、卦象应方象、五色应方象、五脏应方象、五味应方象6方面入手探讨中医重要的思维方式象思维在方剂学方面的应用,以期对医方理论及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中医 方象 象思维 
论象思维对中药作用认识的影响被引量:9
《中医研究》2013年第5期3-5,共3页梁永林 汪雪义 李亚珍 齐容 孙耀先 赵寿国 
甘肃省教育厅第二批科研项目(编号0906B-06)
中药是我国中医药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术界关于中药的起源众说纷纭。"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现拟从象思维角度,分别从观物取象探索中药功用、取法自然发现中药功用、推演络绎拓展中药种类、偶得后取象来丰...
关键词:象思维 方式 中药 作用 
《医医病书》中的“药象”理论探究被引量:2
《中医研究》2013年第4期65-67,共3页齐容 梁永林 汪雪义 边玉龙 
甘肃省教育厅第二批科研项目(编号0906B-06)
象思维是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式,中药"药象"理论从象思维出发,在研究中药药性理论方面提供了有益的补充。笔者试图运用中药"药象"理论,对清代吴鞠通《医医病书》中一些有关中药"药象"方面的理论做进一步的阐述,以明晰药物的作用原理,更...
关键词:医医病书 中药药象 理论 
《辅行诀·汤液经法图》述义被引量:8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年第4期349-350,共2页梁永林 刘稼 李应存 
甘肃省教育厅第二批科研项目(0906B-06)
通过对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体用味补泻、合化味、不合化味的以味成方法则及阳进为补、阴退为泻理论的系统研究,认为深入研究以味成方法则对于真正正确理解和解释经方组方之原义,对于我们研究《伤寒杂病论》、研究方剂学的...
关键词:辅行诀 汤液经法图 体用味 
《辅行诀·汤液经法图》例解被引量:7
《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第2期455-457,共3页梁永林 刘稼 
甘肃省教育厅第二批科研项目(No.0906B-06)
通过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下简称《辅行诀》)的五脏大小补泻方对《辅行诀.汤液经法图》中体味泻、用味补、体用合化味、不合化味的以味成方法则,及阳进为补、阴退为泻理论进行"让《辅行诀》自己诠解自己"的系统研究,认为深...
关键词:辅行诀 汤液经法图 体味 用味 
从“人与天地相应”观出发谈人体的天地系统被引量:2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年第2期122-123,共2页梁永林 
甘肃省教育厅第二批科研项目(0906B-06)
通过文化寻根认为,应从"人与天地相应"的观念出发研究传统中医的五脏。因天有四时,地有五行,则人应有四气五脏。人体无形四脏之气如四时之气主万物生化一样,宰精气血津液之生化,体现时相一面;有形五脏如地之五行承万物生化一样,载精气...
关键词:天人相应 上守神 皆取其原 火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