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无)

作品数:10被引量:7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胜张云张凤娥荆继红侯宏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地质通报》《地球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地下水硝态氮污染NO污染氮污染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包气带土层对氮素污染地下水的防护能力综述与展望被引量:15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第S1期339-346,共8页张云 张胜 刘长礼 侯宏冰 董华 张明 
国家高技术应用部门发展项目<污染土体和地下水的原位微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在讨论分析包气带土层防护农田氮素污染地下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述和剖析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关键层面问题。依托沿着这些方向进行的研究探索,有望集成推出解析...
关键词:包气带土层 氮素污染 生物脱氮作用 防护能力 
地下水氮污染治理的探索试验被引量:9
《地球学报》2006年第3期283-288,共6页张云 张胜 荆继红 侯宏冰 
国家高技术应用部门发展项目"污染土体和地下水的原位微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资助。
太行山前石家庄平原区地下水多存在氮污染问题,该文应用已优化制备的生物脱氮菌剂并结合工业乙醇碳源的一同使用,在由一现场渗流区概化制作的多孔介质模型——中细砂箱中,作了一定水流条件下的生物脱氮除污模拟试验探索。结果显示,以一...
关键词:地下水 氮污染 生物脱氮作用 模拟试验 
河北平原地下水NO_3^-污染的原位微生态修复被引量:4
《地质通报》2006年第5期609-615,共7页张胜 张云 张翠云 张凤娥 孙振华 荆继红 李政红 张明 
国家高技术应用部门发展项目<污染土体和地下水的原位微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以地下水NO3-污染为例,利用优选的菌群制剂和少量营养碳源,在河北平原进行了NO3-污染地下水的原位微生态修复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地下水NO3-含量在58-72.66mg/L时,经4.5-10天的修复试验,地下水NO3-含量降低至7.38-0.85mg/L,去除...
关键词:地下水 硝态氮污染 微生态 原位修复 河北平原 
田间施肥引起浅层土壤中氮的蓄积试验分析被引量:9
《土壤》2006年第1期92-98,共7页张云 张胜 刘长礼 侯宏冰 
国家高技术应用部门发展项目<污染土体和地下水的原位微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田间施肥后,未挥发和被作物吸收的剩余N素易淋失运移,引起在浅层包气带土壤中的蓄积,且又易再释放进入下层土或地下水中形成污染,并主要受气候、土质结构、微生物作用等的影响。认识和掌握上述规律现象,将有助于研究农田施肥引起地下水...
关键词:包气带土层 N素蓄积 淋失运移 有效吸附容量 水分运移零通量面 
地质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意义与展望被引量:4
《地质通报》2005年第10期1027-1031,共5页张胜 张翠云 张云 李政红 张明 
国家高技术应用部门发展项目<污染土体和地下水的原位微生态修复技术研究>阶段性成果
概要论述了地质微生物学、地下水微生态学、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现状、科学意义、关键问题、发展前景和在地下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该研究领域不仅拓宽了整个地质科学的研究范畴,而且推动了地质科学的发展,具...
关键词:地球科学 地质微生物 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 地下水微生态 
地下水NO_3^-污染的微生物修复实验研究被引量:9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年第2期25-30,共6页张胜 张云 张凤娥 荆继红 张明 
国家高技术应用部门发展项目"污染土体和地下水的原位微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化肥和农药的超量施用,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已危及地下水的质量安全。大量的氮素没有被农作物吸收,经微生物硝化作用后,以硝态氮的形式进入土体和地下水。浅层地下水已普遍受到氮素不同程度的污染。本文以硝...
关键词:微生物修复 硝态氮污染 地下水 
包气带土体NO3_^-污染的微生态修复实验研究被引量:4
《地质通报》2004年第11期1109-1112,共4页张胜 张云 张凤娥 荆继红 
国家高技术应用部门发展项目<污染土体和地下水的原位微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利用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尤其是化肥的超量施用,已经危及包气带土体和地下水的质量安全。大量的氮素没有被农作物吸收,经微生物硝化作用后,以硝态氮的形式进入包气带土体,使包气带土体普遍受到氮素不同程度的...
关键词:包气带土体 硝态氮污染 微生态修复 
耕层以下包气带中氮素蓄积的原位修复治理被引量:4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1217-1222,共6页张云 张胜 张凤娥 侯宏冰 荆继红 
国家高技术应用部门发展项目<污染土体和地下水的原位微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耕层以下包气带土层中的氮素蓄积再释放是引起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将已优化制备的生物脱氮菌剂与白糖碳源共同施用,并于常规的田间施肥后在一定灌水量下以一定时段(3个月左右)观测,进行了现场原位修复治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实...
关键词:包气带 氮素蓄积层 原位修复治理 试验研究 
地下水NO_3^-污染的原位微生态修复技术试验研究被引量:14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1223-1227,共5页张胜 张云 张凤娥 荆继红 侯宏冰 
国家高技术应用部门发展项目:"污染土体和地下水的原位微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采用在野外试验井中加入少量乙醇营养物质和分离培养的反硝化细菌菌液的试验方法,进行了硝态氮污染地下水原位微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中NO3-的最大去除率达到98.8%,利用乙酸钠作为营养碳源进行的微生物脱氮试验效果也较好...
关键词:地下水 硝态氮污染 微生态 原位修复 
不同碳源强化地下水中生物脱氮模拟试验研究被引量:18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第1期66-69,共4页张云 张胜 杨振京 张凤娥 
国家高技术应用部门发展项目"污染土体和地下水的原位微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地下水中NO-3—N污染是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生物脱氮作用是去除该污染的主要机制,而生物脱氮菌群和营养碳源又是这种作用进行的主要限制性因子。该文应用这一理论将人工接种驯化并优势培养制备的生物脱氮菌剂,分别与不同种类不同配入量...
关键词:地下水 生物脱氮作用 生物脱氮菌剂 去除率 降解速率 氮污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