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A751029)

作品数:5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查清华王洪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文学遗产》《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学术界》更多>>
相关主题:考论明代诗歌唐诗江南文化嘉靖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明嘉靖碧山吟社考论被引量:3
《学术界》2013年第1期116-123,284,共8页查清华 王洪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六至十七世纪前叶江南城市化与诗文新变"(09BZW030);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08JA751029);上海市哲社规划项目(2008BWY009);上海市一流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碧山吟社在明代三度兴废,规模当以嘉靖年间为最大。社员构成不仅是同乡,且多为同年乃至师生关系;多有不屈权贵、遭忌乞休的仕宦经历,强烈的情感共鸣成为碧山吟社复兴的内在动力。吟社继承了江南文人以诗会友的传统,他们登临山水,吟赏烟...
关键词:碧山吟社 江南文化 明代诗歌 
胡应麟唐诗体格之辨被引量:1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6期65-72,共8页查清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ZW03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JA751029);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08BWY009);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S30403)
作为明代格调理论的集大成者,胡应麟对唐诗体格的辨析,充分体现了格调诗论的特色和创获。兴象风神依托于体格声调,又要在体格声调泯灭形迹之后才能显现真身。从具体的体格声调入手,进而把握唐诗的兴象风神,在胡应麟成为一种自觉的批评实...
关键词:胡应麟 唐诗 体格声调 兴象风神 
明代吴中“皇甫四杰”生平家世考论被引量:3
《文学遗产》2011年第3期113-122,共10页查清华 汪惠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至17世纪前叶江南城市化与诗文新变"(09BZW030);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08JA751029);上海市哲社规划课题(2008BWY009);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S30403)阶段性成果
明代嘉靖间"皇甫四杰"的出现,使吴中诗歌创作进入又一兴盛期。他们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血缘关联性,是明清时江南文学家族的典型代表。因此本文从第一手文献着手,专门考察其生平家世,理清家族世系脉络,考证主要生平事迹,并在此基础上揭示明...
关键词:明代诗歌 吴中 皇甫四杰 生平家世 
江南地域传统对明代诗文的渗透——以吴中“皇甫四杰”为对象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10-115,共6页汪惠民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明代江南城市化与诗文转型研究"(编号:08JA751029)阶段性成果
文章以明代吴中皇甫四杰诗文为对象,考察江南地域传统如何影响明代的诗文创作。从中发现,江南地域传统一直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渗透在诗文创作中。选择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物象,营造清新自然的意境,采用繁复的描写和修辞手法,表现江南人...
关键词:江南 地域传统 皇甫四杰 明代诗文 
唐诗中江南商人与商人妇的抒写
《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19-23,共5页查清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至17世纪前叶江南城市化与诗文新变"(项目编号:09BZW030);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08JA751029);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建设项目(项目编号:S304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商品经济发展为条件,江南地区的城市体系在唐代得以丰满并迅速发展。由此带来的变化不断改变着社会的生活方式,并与区域传统交会碰撞,逐渐形成新的文化结构,进而影响到文学的生产。作为"诗的唐朝",涉及江南商人及商人妇的诗歌正体现...
关键词:唐诗 商人 商人妇 江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