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10103195)

作品数:13被引量:7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凤日雷渊才朱光玉唐守正刘兆刚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学通报》《森林工程》《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林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白刺种群种间联结种间抽样调查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稀少群团状植被自适应群团抽样适宜的单元大小
《林业科学》2014年第3期76-82,共7页朱光玉 李新建 陈振雄 吕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100476);国家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青年教师基金项目(20114321120002);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0510103195);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5DIB5J14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重点项目(QJ2010004A)
样本单元面积大小不仅关系到自适应群团抽样调查的精度,而且影响其抽样成本,是影响自适应群团抽样应用推广的重要指标.以内蒙古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边缘的稀少群团状典型植被(灌木和小乔木)为研究对象,提出以变动系数作为衡量抽样的效...
关键词:乌兰布和沙漠 稀少群团状植被 Hansen-Hurwitz估计量 Horvitz-Thompson估计量 变动系数 
珍稀植物细枝岩黄耆自适应群团抽样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第19期68-73,共6页朱光玉 吕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人才引进项目"自适应群团抽样在林业中的应用研究"(104-0086);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西部干旱地区植被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的研究"(30510103195);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5DIB5J142);国家林业局"948"引进项目"沿海红树林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引进"(2006-4-34)
对于稀少、群团状总体的调查,自适应群团抽样(adaptive cluster sampling,简称ACS)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抽样方法。针对中国西部森林植被的集聚、稀少的分布特征,以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地区细枝岩黄耆株数密度为研究对象,进行6种抽样方法(简...
关键词:乌兰布和沙漠 细枝岩黄耆 自适应群团抽样 Horvitz-Thompson估计量 Hansen-Hurwitz估计量 
乌兰布和沙漠天然白刺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的研究
《生物数学学报》2010年第4期680-692,共13页徐兰英 李凤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30510103195);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2005D IB5J142)
以乌兰布和沙漠地区天然白刺为具体研究对象,对不同抽样方法获取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适应性标准大于等于占位单元平均数时,适应性群团抽样比简单随机抽样更有效,并且可以保证估计精度;初始抽样比例越大,总体均值估计值和...
关键词:适应性群团抽样 估计精度 相对效率 乌兰布和沙漠 
不跨越边界基于Horvitz-Thompson估计量的分层自适应群团抽样被引量:2
《林业科学》2010年第7期1-6,共6页朱光玉 唐守正 雷渊才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0510103195);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5DIB5J142);国家林业局"948"引进项目(2006-4-3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人才引进项目(104-0086)
提出一种新的不跨越边界的基于Horvitz-Thompson估计量的分层自适应群团抽样方法,给出其估计量公式,并证明其无偏性。将9种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简单随机抽样、基于修正Hansen-Hurwitz估计量的ACS、基于修正Horvitz-Thompson估...
关键词:花棒 自适应群团抽样 分层自适应群团抽样 Horvitz-Thompson估计量 Hansen-Hurwitz估计量 模拟抽样 乌兰布和沙漠 
两阶段自适应群团抽样在沙漠边缘植被调查中的比较被引量:1
《林业科学》2010年第6期71-77,共7页朱光玉 雷渊才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0510103195);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5DIB5J142);国家林业局"948"引进项目(2006-4-3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人才引进项目(104-0086)
两阶段自适应群团抽样(two-stageACS)是一种新兴自适应群团抽样(ACS)设计,它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自适应群团抽样最终样本量不确定的缺陷。概述两阶段自适应群团抽样方法的技术思路和原理。以实地调查的花棒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4种两阶段...
关键词:自适应群团抽样 两阶段自适应群团抽样 Horvitz-Thompson估计量 Hansen-Hurwitz估计量 
基于航空影像的沙漠典型灌木数字测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86-90,共5页胥利红 李凤日 
科技部社会公益专项资金项目(2005DIB5J1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30510103195)
基于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拍摄的1∶5000数字航空相片,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VirtuoZo系统IGS数字测图方法,选择研究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稀少且呈群团状的灌木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为对象,在建立的立体像对上进行测量,获得了沙丘...
关键词:VIRTUOZO 立体像对 IGS数字测图 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基于分形理论下的沙漠植被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被引量:1
《植物研究》2009年第3期333-338,共6页徐兰英 李凤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30510103195);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2005DIB5J142)
以乌兰布和沙漠的白刺沙丘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分形理论将遥感数据和实际调查数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的研究。基于分形理论建立描述白刺沙丘周长和面积关系的线性回归方程,利用周长估计了白刺沙丘的面积,估计精度达8...
关键词:分形 适应性群团抽样 白刺 乌兰布和沙漠 
阈值分割和数学形态学在遥感图像边缘提取中的应用被引量:5
《森林工程》2009年第2期9-12,共4页王鹤智 刘兆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30510103195);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2005DIB5J142)
以乌兰布和沙漠的航空遥感图像为基础,对其阈值分割,并选取适当的结构元素进行数学形态学的运算,从而达到对遥感图像边缘提取的目的。利用Matlab 7.0软件对研究区域进行图像处理分析,通过提取的边缘和原始图像对比,验证其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阈值分割 数学形态学 遥感图像 边缘提取 
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方法和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林业科学》2009年第3期118-127,共10页雷渊才 唐守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10103195);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5DIB5J142);"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200BAD23B01);国家林业局"948"引进项目(2006-4-34)
从3个方面概述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分析影响适应性群团抽样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最初抽样方法的设计、网络的大小和数量、标准值的大小和邻域形式的设计;2)介绍适应性群团抽样的不同设计、试验模拟研究和估计方...
关键词:适应性群团抽样 二阶段序贯抽样 自助法 Rao-Blackwell 
内蒙古磴口县沙化地区主要草本植物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被引量:9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9期42-47,共6页舒扬 刘兆刚 杨素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30510103195);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2005DIB5J142)
以内蒙古磴口县境内的主要草本种群为研究对象,用5种聚集度指标调查沙化地区优势种群在不同样地中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蓼子朴(Inulasal soloides)和猪毛菜(Salsola collina)种群是以聚集分布为主,聚...
关键词:草本植物 空间分布格局 抽样技术 沙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