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XZS023)

作品数:9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彩霞更多>>
相关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海交史研究》《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兰台世界(下旬)》《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地名海上丝路航海图渔业地名考证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顺风相送》南海存疑地名及针路考被引量:1
《海交史研究》2019年第2期68-79,共12页李彩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南海诸岛开发进程研究”(13XZS02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南海《更路簿》抢救性征集、整理与综合研究”(17ZDA18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由于中外之间的语言障碍,以及年代久远、地形复杂等原因,学界对于《顺风相送》中的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等外洋地名研究,仍然较为薄弱。利用谷歌地球(Google Earth)等现代技术手段,及明清其它交通史籍的佐...
关键词:《顺风相送》 南海 航线 
苏承芬本《更路簿》外洋地名考证被引量:11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10-17,共8页李彩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XZS02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189)
由于海南方言与外国语言之间的障碍以及出国不便等原因,海南《更路簿》中外洋地名的考证,在当今《更路簿》研究中,仍然较为薄弱。苏承芬《更路簿》中,涉及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等6个国家的近百个外洋地名...
关键词:苏承芬 《更路簿》 外洋地名 考证 
法显、义净南海行程与唐代交通的转向被引量:3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2期205-211,224,共8页李彩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18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XZS023)
晋代僧人法显到印度求法后,从狮子国返国途中遭遇风暴,漂到尼科巴群岛,再经九、十日许到达耶婆提。法显从狮子国和耶婆提出发时,所乘的分别是狮子国和印度的商船。在大多数情况下,唐代僧人义净到印度求法的平均航速比法显快,但在返程时...
关键词:南海航路 唐代交通 法显 义净 佛教传播 
从航海更路簿向渔业更路簿的演变——兼论南海更路簿的分类与分期被引量:14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1-9,共9页李彩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XZS023);海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kyqd1442)
经过对"更"的考察,发现"更"不是10海里,而应在10海里至16海里之间。以风帆时代的代表性更路簿苏德柳本为例,"更"的实际距离是12.4海里。海南更路簿基本可分为航海图、航海更路簿与渔业更路簿三大类。这三类更路簿在编写风格、更路与地...
关键词:更路 航海图 航海更路簿 渔业更路簿 
从分布格局看郭守敬“南海”测点位置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6期9-15,共7页李彩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南海诸岛开发进程研究"(编号:13XZS023);海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三沙市历史地理考证"(编号:kyqd1442)
经过对郭守敬四海测验中"南海"经度纬的推算,发现首批7个测点为三条南北走向的基线,第二批21个测点为四条南北、东西走向的经纬线,它们共同形成纵横网状分布格局。"南海"测点的位置处于网状格局南线与东线的交汇点,今黄岩岛附近。28个...
关键词:分布格局 郭守敬 “南海” 经纬度 黄岩岛 
宋元石塘、长沙与南海地名的稳定化趋势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7期114-118,共5页李彩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南海诸岛开发进程研究"(项目编号:13XZS023);海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三沙市历史地理考证"(项目编号:KYQD1442)
宋元时期海洋意识的迅速发展,对南海地名的稳定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宋元人对南海诸岛的命名,一直被后世学者和航海人使用。宋代以石塘代指南沙群岛的做法,主要为清人所继承;元朝以石塘称呼西沙群岛或南海的做法,则为明人所继承。...
关键词:石塘 长沙 南海地名 海洋意识 
从七洲洋范围的演变看明清海洋认识水平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8-22,共5页李彩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XZS023);海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kyqd1442)
古籍文献中经常出现七洲洋之名,其范围在宋元至明代中期相对稳定,皆指文昌七洲列岛附近洋面。明代中期以后,由于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的影响,使国人的海洋认识水平出现了明显倒退,从这一时期七洲洋范围的纷乱情况可见一斑。
关键词:七洲洋 范围 海洋认识 
明代海南成为海上丝路中转站的原因
《兰台世界(下旬)》2014年第11期46-47,共2页李彩霞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海南在古代对外贸易中的地位研究"(HNSK(G5)13-125);海南省教育厅项目"南海诸岛历史事件编年"(Hjsk2013-0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南海诸岛开发进程研究"(13XZS023)
明代海南成为海上丝路中转站的原因较多。一方面是因为自身的经济发展及郑和下西洋的推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海上贸易的驿站,以及中外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的桥梁。此外海南海道发达,港口众多,便于商业贸易,也是因素之一。
关键词:明代 海南 中转 原因 
宋元海上丝绸之路对海南经济生活的影响被引量:1
《韶关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52-55,共4页李彩霞 
海南省教育厅项目"南海诸岛历史事件编年"(Hjsk2013-04);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海南在古代对外贸易中的地位研究"(HNSK(G5)13-12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南海诸岛开发进程研究"(13XZS023)
宋元时期海南和大陆贸易活跃,参与中国内地与南海诸国间的转口贸易,与占城、安南、暹罗民间往来频繁,征收商税数额可观。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了疍民、番民和海盗的发展,海外物种乘机传入,丰富了海南的经济生活。
关键词:宋元时期 海上丝路 海南 经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