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0K104)

作品数:3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曾小梦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科学家》《求索》更多>>
相关主题:《诗》考论引《诗》交际功能《晏子春秋》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国语》引《诗》考论被引量:4
《求索》2011年第8期254-256,共3页曾小梦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秦典籍引<诗>研究"(10K104)
《国语》是以记言为主的国别史,其记载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年),下迄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五百多年历史。其中引《诗》37处(次),反映了春秋时期的引《诗》风尚、人们对《诗》的接受、阐释以及《诗》在当时的社会交际功能。
关键词:《国语》 《诗》 交际功能 
先秦儒家典籍中的《诗》文化被引量:1
《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8期37-40,共4页曾小梦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K104)
《论语》、《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家各部典籍中都大量引用《诗》,这种现象反映出《诗》所蕴含的思想精神、作用及其品质特性都从不同方面受到儒家的体认和关注,儒家学派的引《诗》、用《诗》奠定了《诗》走向经学的基础。这同时说...
关键词:先秦 儒家 《诗》 经学化 
《晏子春秋》引《诗》考论被引量:1
《求索》2010年第11期244-246,252,共4页曾小梦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K104)
《晏子春秋》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这些故事虽不能完全作信史看待,但多数是有一定根据的,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史籍相互印证,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全...
关键词:《晏子春秋》 《诗》 理论依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