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ZW022)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熊明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汉魏六朝杂传考论习凿齿生平著述传神写照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论《燕丹子》与汉魏六朝杂传的叙事策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S2期87-92,共6页熊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魏六朝杂传輯校与研究”(07BZW022)
成书于秦汉间的《燕丹子》,其体制近于传记体,对稍后兴起的杂传——汉魏六朝杂传——具有启导与示范意义,特别是汉魏六朝杂传不弃传闻、虚诞之事,注重故事性与情节性的叙事策略,得益于《燕丹子》的启导和示范。而正是因为这一叙事策略...
关键词:《燕丹子》 汉魏六朝杂传 叙事策略 
论汉武三传及其传人策略的典型意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53-159,共7页熊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魏六朝杂传考辑与研究"(07BZW022)
汉武三传,即指《汉武故事》、《洞冥记》和《汉武内传》,三传为突出汉武帝好神仙的品性,主要采录那些带有明显虚诞性质的求道访仙之事,而通过这些虚诞之事展现出来的汉武帝形象,无疑与历史的真实有相当的距离,具有明显的虚构性特征。汉...
关键词:汉武三传 汉魏六朝杂传 传人策略 典型意义 
《名士传》、《竹林七贤论》考论被引量:1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681-685,共5页熊明 
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魏六朝杂传考辑与研究"(07BZW022)
袁宏的《名士传》和戴逵的《竹林七贤论》,在传写人物、塑造形象方面,不仅大量利用了体现名士风度的资料,并承用品评人物中重视精神的时风,努力展示人物个性、表现精神,传神写照,从而塑造出了一群个性鲜明、形象突出的名士。《名士传》...
关键词:《名士传》 《竹林七贤论》 魏晋风度 传神写照 
汉魏六朝杂传兴盛的人文观照及其品格检视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32-38,共7页熊明 
国家社科汉魏六朝杂传考辑与研究(07BZW022)
汉魏六朝时期杂传创作十分兴盛,究其原因,这不仅是先秦以来杂传由孕育、萌生而走向成熟的自然结果,同时,汉魏六朝时期的时代环境也为之提供了适宜的人文氛围。也正因为如此,汉魏六朝杂传才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独特品格。本文将其...
关键词:汉魏六朝杂传 人文观照 独特品格 
习凿齿及其杂传创作考论被引量:4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58-64,共7页熊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BZW022)
习凿齿是东晋著名文人,《晋书》卷八二有传,然《晋书》本传所载,止于生平大略,且多语焉不详,关于其生平行事的诸多问题,有待厘清。本文摭拾其相关史料,对其生平行迹著述等略加爬梳考订,并对其杂传《襄阳耆旧记》的小说品格略加阐释,管...
关键词:习凿齿 生平著述 《襄阳耆旧记》 小说品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