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XDJ015)

作品数:6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军事历史研究》《上海党史与党建》《苏区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党性习仲勋党的建设述论实事求是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军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渭北苏区:“半红半白”苏区的初创——从习仲勋《关于渭北苏区》讲话谈起
《苏区研究》2018年第3期24-33,共10页王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延安时期中共中央西北局研究"(12XDJ015)
在全国革命低潮的1927-1928年间,渭北地区事实上形成了西北第一个"半红半白"的苏区。在创建苏区的过程中,渭北的党组织主要依靠本地党员,从满足群众生存诉求和经济利益入手,由农会等群众性组织控制政治生活,进而主导社会秩序,实现革命动...
关键词:渭北苏区 “半红半白” 革命秩序 隐性革命 
试论习仲勋的党性观——从“实事求是是最大的党性”谈起被引量:4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62-67,共6页王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延安时期中共中央西北局研究"(12XDJ015);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课题"陕甘宁边区新秧歌运动研究"(ZYKL314)
基于对探索历程中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习仲勋提出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的观点。习仲勋这一党性观背后反映的是他勇于独立思考、敢于冲破任何僵化教条的创造精神,折射出的是他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追求。党员干部坚持并与时俱进...
关键词:习仲勋 实事求是 党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陕甘宁边区西北党校干部教育特点述论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123-129,共7页王涛 
作者主持的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延安时期中共中央西北局研究>(项目号:12XDJ015)的阶段性成果
西北党校(原名"边区党校")是陕甘宁边区党委开办的一所以培训地方性干部为主的干部教育机构,办学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是延安时期中共地方干部教育机构的代表之一。在中共中央与边区党组织的指导下,西北党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学员...
关键词:西北党校 干部教育 为用而学 教育规律 
秦邦宪对陕甘宁边区党的建设战略定位与功能设计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年第2期27-29,共3页王涛 
作者主持的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延安时期中共中央西北局研究>(项目编号:12XDJ015);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保持党的纯洁性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937年5月10日,秦邦宪在中共苏区代表会议上作了关于苏区组织问题的报告。在报告中,秦邦宪对边区党的外部环境、中心任务、工作重点、领导体制、干部教育等问题做了集中阐释,是中共中央对边区党的建设进行直接指导的历史文献。
关键词:秦邦宪 陕甘宁边区 党的建设 战略定位 功能设计 
马克思、恩格斯与“党性”概念的提出被引量:3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年第7期9-12,共4页王涛 
国家社科项目<延安时期中共中央西北局研究>(12XDJ015)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主义的党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命题,从恩格斯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到列宁批判孟什维克,党性原则都是检验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全方位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进程中,...
关键词:马克思 恩格斯 党性 党的建设 纯洁性 先进性 
洛川会议前后朱德的“太行山战略构想”述论
《军事历史研究》2012年第2期31-35,共5页王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延安时期中共西北局研究>(编号:12XDJ015)阶段性成果
1937年,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情势急转直下,民族危亡时刻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在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在共产党人对抗日战争战略问题集体探索的历史进程中,朱德提出了红军抗日的"太行山战略构想":紧密依靠人民群众,依托山地、敢争平原,...
关键词:朱徳 八路军 敌后抗战 太行山战略构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