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10AbKD091)

作品数:3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高峰刘青青李伯远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传承》《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思想教育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公民教育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公民教育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路径的学理依据
《传承》2012年第13期45-47,共3页刘青青 高峰 
2010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基地重点项目"公民教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项目编号:10AbKD091)阶段性研究成果
把当今世界各国广为普及的公民教育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其原因在于公民教育在教育学理据、政治学理据、文化学理据以及传播学理据方面契合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路径的...
关键词:公民教育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新路径 
托克维尔的公民精神及其启示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93-94,共2页李伯远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基地重点项目(10AbKD091)
托克维尔对现实中的社会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当时美国的民情即美国的公民精神做了独到的分析。他所探讨的公民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有所契合,因此他笔下的公民精神,依然对我国的公民教育及诸多改革具有较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托克维尔 公民精神 自治精神 
关于公民教育的马克思主义解读被引量:8
《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12期8-11,共4页高峰 
2010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基地重点项目<公民教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项目编号为10AbKD091)的阶段成果
现代公民教育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最新成果的有机部分,其内容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向广大民众广为普及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常识。因此,必须从公民教育的基本功能、基本理念和基本机制等方面,拓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渠道。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公民教育 大众化 实现路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