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2GXNSFBA053051)

作品数:4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唐荣华钟瑞春蒋菁韩柱强熊发前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相关期刊:《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热带作物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花生花生属种间杂交种间杂种功能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花生属种间杂种及其早期多倍体世代生理特性变化研究被引量:2
《热带作物学报》2015年第3期493-498,共6页贺梁琼 熊发前 高忠奎 蒋菁 韩柱强 李忠 唐秀梅 黄志鹏 唐荣华 钟瑞春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2GXNSFBA053051);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能14121008-1-4;桂科攻1222009-2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160294;31240059);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桂农科2014YZ05);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No.nycytx-19)
为了研究花生属异源多倍体进化过程中的生理特性遗传变化规律,以花生区组栽野种间杂种F1、早期多倍体世代(S0~S3)及其亲本为材料,分析植株叶片中的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抗病抗逆相关生理生化指...
关键词:花生 种间杂交 异源多倍化 生理特性 
花生属人工异源多倍体进化早期基因表达变化的cDNA-SCoT分析被引量:6
《作物学报》2014年第10期1767-1775,共9页贺梁琼 熊发前 唐秀梅 蒋菁 韩柱强 钟瑞春 高忠奎 李忠 何新华 唐荣华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GXNSFBA053051);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桂农科2012JM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294;31240059);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能14121008-1-4);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桂农科2014YZ05);广西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12-071-09)资助
为了探索花生属异源多倍体进化理论和种间杂交过程所涉及的遗传机制,以四倍体栽培种花生与二倍体野生种A.doigoi及其种间杂种F1和早期多倍体世代(S0~S3)为材料,采用cDNA-SCoT技术研究花生属人工异源多倍体进化早期基因表达变化规律。1...
关键词:花生 异源多倍化 cDNA-SCoT技术 基因表达 
花生种间杂种异源多倍化早期世代性状和SSR变化研究被引量:4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3年第5期499-507,共9页贺梁琼 熊发前 韩柱强 钟瑞春 蒋菁 唐秀梅 李忠 何新华 唐荣华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2GXNSFBA053051);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桂农科2012JM15);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桂农科2011YZ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40059);广西科技攻关项目(桂科攻1222009-2C);广西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12-071-09)
以四倍体栽培种花生仲恺花4号为母本、二倍体野生种花生Arachis chacoensis为父本,对其种间杂种F1及人工加倍获得的异源六倍体S0及自交世代(S1~S3)植株的植物学性状和花粉育性进行观察,采用SSR标记研究各世代的基因组变化情况.结果...
关键词:花生属 种间杂种 SSR 异源多倍化 基因组变化 
利用SCoT标记分析花生栽培种×A.chacoensis组合异源多倍化的早期基因组变化被引量:11
《中国农业科学》2013年第8期1555-1563,共9页贺梁琼 熊发前 钟瑞春 韩柱强 李忠 唐秀梅 蒋菁 唐荣华 何新华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GXNSFBA053051);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桂农科2012JM15);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桂农科2011YZ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40059);广西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12-071-09)
【目的】研究花生属异源多倍化过程中基因组变化行为,揭示花生属多倍体进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SCoT标记对四倍体栽培种仲恺花4号和二倍体野生种A.chacoensis的种间杂种F1及早期多倍体世代(S0—S3)基因组变化时间、类型和频率进行...
关键词:SCoT 花生 功能型标记 种间杂交 异源多倍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