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2010-R-16493)

作品数:2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建超孟庆良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教育与职业》更多>>
相关主题: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测评模型实证研究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存在的社会风险分析及其应对被引量:2
《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14期173-174,共2页杨建超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法治理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项目编号:EFA100420);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0年度立项课题"基于Wed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项目编号:2010-R-16493);江苏科技大学2009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基于底层视角的弱势学生群体德育工作创新研究"(项目编号:GJKTY200908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从社会风险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带来的负面影响,指出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长期客观存在将会造成学生的心理危机,引发社会矛盾的加深,以及对高校的顺利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弱势群体 社会风险 
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弱势水平的测评模型及实证研究被引量:4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2期173-177,共5页杨建超 孟庆良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8SJB7100022);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资助项目(EFA100420);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2010-R-16493)
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产生原因错综复杂,且具有动态性.为了对大学生就业弱势状况有较为全面的认识,通过科学手段来理清其弱势的不同程度,以期采取有效的措施实施帮助,文中从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出发,构建了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弱势群体 测评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