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05SG022-001-2)

作品数:3被引量:10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毛庆余水刘家刚刘艳辉张列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乐山市人民医院滨州医学院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华西医学》《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伽玛刀治疗恶性脑膜瘤良性肿瘤最佳治疗方案术前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恶性脑膜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9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0年第9期784-785,共2页张道宝 刘艳辉 余水 刘家刚 李洪 杨与敏 毛庆 
四川省科技攻关项目(05SG022-001-2)
颅内恶性脑膜瘤具有某些良性肿瘤的特点,逐渐发生恶性变化,术前初步诊断有助于最佳治疗方案的确定。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46例恶性脑膜瘤患者,现就其诊断与治疗问题进行相关探讨,以便在术前制定最佳的手术方案。
关键词:最佳治疗方案 恶性脑膜瘤 初步诊断 良性肿瘤 恶性变化 手术方案 术前 
伽玛刀治疗后C-myc蛋白在复发胶质瘤中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9年第4期350-353,共4页张列 张道宝 毛庆 王恩任 樊庆荣 邱治春 
四川省科技攻关基金资助项目(05SG022-001-2)
目的探讨伽玛刀(γ-刀)治疗后C-myc蛋白在复发胶质瘤中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9例复发胶质瘤患者(γ-刀治疗组12例,非伽玛刀治疗组17例)在初发肿瘤组织和复发肿瘤组织中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非γ-刀治疗组中,C-myc...
关键词:胶质瘤 Γ-刀 C-MYC 免疫组化染色 
伽玛刀治疗后P53蛋白和PCNA蛋白在复发胶质母细胞瘤中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华西医学》2009年第6期1341-1344,共4页张道宝 张列 余水 刘艳辉 刘家刚 相静 毛庆 
四川省科技攻关项目(05SG022-001-2)
目的:初步探讨伽玛刀治疗前后复发胶质母细胞瘤中P53及PCNA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9例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伽玛刀刀治疗组12例,非伽玛刀治疗组17例)在初发和复发的肿瘤组织中P53蛋白和PCNA蛋白的表达...
关键词:P53 PCNA 伽玛刀 脑胶质母细胞瘤瘤 免疫组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