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70053)

作品数:7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魏俊杰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衢州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科学论坛》《唐都学刊》《四川图书馆学报》《云南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十六国时期兴衰鲜卑源流存亡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十六国时期的准政区考论
《历史地理》2015年第1期191-200,共10页魏俊杰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两晋十六国地名研究”(14CZS01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两晋十六国地名研究”(2014T57038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十六国北朝疆域变迁研究”(13YJC770053)的阶段性成果
十六国时期,各政权大都沿袭魏晋以来的州、郡、县三级政区建置。在正式政区设置的基础上,十六国不少政权还设有都督区、地方护军、镇戍、都护、都尉等不同类型的准政区来统辖地方。对于准政区设置,周振鹤先生曾有研究,他指出:"组成我国...
关键词:十六国时期 《资治通鉴》 镇戍 使持节 州刺史 西域都护 《晋书》 前燕 苻坚 开府仪同三司 
论鲜卑段部的源流和兴衰被引量:3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63-66,共4页魏俊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十六国北朝疆域变迁研究"(13YJC770053);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十六国政治地理研究"(2013M5311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段部出于东部鲜卑,其远祖为先秦时期的屠何,早期活动于徒河地区,北朝时段部与慕容部、乌桓又同称为徒何。段部的兴衰与晋末十六国时期的政局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段部与司马越、王浚结援,在司马越当政之时而走向强盛,随着司马越集团的败亡...
关键词:鲜卑段部 屠何 徒河 徒何 政局 
十六国旧史存亡探析被引量:2
《四川图书馆学报》2014年第1期72-75,共4页魏俊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3YJC770053);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3M531101)
十六国旧史约有50种,这些旧史在流传中逐渐散佚。十六国旧史流传至唐初者约有30种,至开元时已不及20种,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时见存者仅一两种。《十六国春秋》和《晋书》皆为汇集以往旧史而成,后人"弃其旧本,竞从新撰",是十六国旧史...
关键词:十六国 旧史 存亡 
略论十六国时期的疆域变迁被引量:1
《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162-166,171,共6页魏俊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十六国北朝疆域变迁研究"(项目号:13YJC770053);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十六国政治地理研究"(项目号:2013M531101)的阶段性成果
史学界对中国历史上疆域理论的研究已有很大进展,但不同历史时期内各政权疆域动态变迁的理论问题仍待解决。十六国时期各政权疆域常有变迁,通过研究这一典型的分裂割据时期的疆域变迁,可为疆域理论的探讨提供新的视角。从权力与空间的...
关键词:十六国 疆域变迁 核心权力 核心区 
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谬误举要
《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第11期107-111,共5页魏俊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十六国北朝疆域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3YJC770053;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十六国政治地理研究>;项目编号:2013M531101的阶段性成果
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是一部专门研究十六国地理的著作,但该作谬误甚多。本文分误入境外郡县、州郡县统属错误、部分郡县失载、同一地前后重出、引证史料错误和史料所系郡县错误等方面举例述其谬误所在,以便于更好地参考利用此书。十...
关键词:洪亮吉 《十六国疆域志》 谬误 
十六国时期河东争夺战
《唐都学刊》2013年第5期105-109,共5页魏俊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十六国北朝疆域变迁研究>(13YJC770053);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十六国政治地理研究>(2013M531101)
十六国时期,河东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长安、邺城分别是当时东西政权的首选都城,居于长安的政权唯有保有河东,才能稳居关中,维持其统治,否则会有亡国之患;长安政权若击破居于邺城的政权,必须取道河东。在十六国时期河东争夺战中...
关键词:十六国 河东 河东大族 争夺战 
关于十六国时期河州的若干问题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58-61,共4页魏俊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十六国北朝疆域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3YJC770053);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十六国政治地理研究"(项目编号:2013M531101)
关于十六国时期的河州,以往学者的研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辨正分析。前凉张骏出于假凉王和加强对东部地区控制的需要,于345年设置河州,领有八郡,统有狄道以西、河水以南的洮水和大夏水的中下游地区。十六国时期,河州易主达十多次,曾...
关键词:十六国 河州 政区 辖域 归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