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820033)

作品数:4被引量:12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冯晓青胡梦云付继存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湘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法学家》《学海》《武陵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复制权著作权法著作权法修改私人复制网络环境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网络环境下私人复制著作权问题研究被引量:29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103-112,共10页冯晓青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YJA820033):"3G时代数字版权保护模式研究"
在网络环境下,传统著作权法中为个人目的使用作品属于著作权限制的原则开始动摇。网络环境下对待私人复制的态度应以利益平衡原则为指导,在原则上将其纳入合理使用范畴时,给予一定限制。网络环境下私人复制及相关行为应区分不同情况确...
关键词:网络环境 著作权保护 私人复制 复制权 著作权法修改 
技术变革与著作权法之间的关系——以法律史为基础的理论思考被引量:11
《武陵学刊》2011年第4期79-88,共10页冯晓青 胡梦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G时代数字版权保护模式研究"(10YJA820033)
著作权法的产生、发展与技术变革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作品传播技术,它既是著作权制度产生的技术因素和客观条件,也是推动著作权法发展和完善的重要保障。从法律史的角度看,先是印刷传播技术导致了著作权法的产生;后来随着复制技...
关键词:著作权法 技术变革 印刷技术 传播技术 
著作权法中的复制权研究被引量:79
《法学家》2011年第3期99-112,178,共14页冯晓青 付继存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G时代数字版权保护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A820033)的阶段性成果
复制权是著作财产权的基础和核心,但复制的内涵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日趋扩张,从单纯的印刷复制到模拟复制再到数字复制,复制在技术面前迷失了本质。由于各国关于复制权的理论基础与立法结构不同,复制内涵的发掘更是莫衷一是。从激励理论...
关键词:著作权法 复制 非独创性 利益平衡 
私人复制著作权问题的立法规制透视--兼论我国《著作权法》之完善被引量:4
《学海》2011年第3期198-205,共8页冯晓青 胡梦云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3G时代数字版权保护模式研究”(项目号:10YJA820033)的阶段性成果
私人复制著作权问题是随着复制技术进步而带来的。在数字和网络技术普及之前,国际上对私人复制问题的讨论主要围绕影印复制、家庭录制等问题展开。随着数字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则关注点集中于数字和网络环境下私人复制问题。在国际立法中,...
关键词:著作权法 复制权 私人复制 著作权法修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