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90450847)

作品数:7被引量:2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尚季芳张丽坤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四川文理学院学报》《宗教学研究》《青海民族研究》《历史教学(下半月)》更多>>
相关主题:民国时期传教士赈灾民国国民政府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民国时期甘肃地震灾害及赈灾研究——以1920年海原大地震为例被引量:8
《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144-148,共5页尚季芳 张丽坤 
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西北民族地区毒品危害及禁毒研究>(08JC770020);2009年第4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毒品危害与禁毒研究>(20090450847);2010年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科研骨干培育项目<近代甘宁青地区地震灾害及赈灾研究>(NWNU-KJCXGC-SK0303-8);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现代西北民族地区毒品问题与社会控制研究(1840-1960)>(10CMZ025)
1920年12月16日甘肃海原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本已贫瘠的甘肃以重创。由于多种因素,这次地震所带来的损失比发生同等强度地震的其它地区损失更为严重。中央政府救灾态度默然,救灾重任让渡于民间,各地方团体及地...
关键词:民国时期 甘肃 海原大地震 赈灾 
亦有仁义:近代西方来华传教士与西北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被引量:8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08-115,共8页尚季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西北民族地区毒品危害及禁毒研究"(08JC77002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毒品危害与禁毒研究"(20090450847);2010年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科研骨干培育项目"近代甘宁青地区地震灾害及赈灾研究"(NWNU-KJCXGC-SK0303-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现代西北民族地区毒品问题与社会控制研究(1840-1960)"(10CMZ025)
近代西方来华传教士在尽力播撒"上帝福音"的同时,对西北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颇为关注。他们积极兴建医院、诊疗所,培育地方医疗人才,治病救人不遗余力,甚而一些传教士为医疗事业献出了生命。传教士的行为多少改善了近代西北地区缺医少药...
关键词:近代 传教士 西北 医疗卫生 
传教士与民国甘宁青社会赈灾研究被引量:2
《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3期94-97,共4页尚季芳 
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西北民族地区毒品危害及禁毒研究>(08JC770020);2009年第4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毒品危害与禁毒研究>(20090450847);2009年西北师范大学三期"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近代甘宁青地区地震灾害及赈灾研究>(NWNU-KJCXGC-SK0303-8)
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水旱和地震等自然灾害频仍,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西方传教士在着力布道的同时,也密切关注该地区的自然灾害。传教士在第一时间深入灾区调查,以客观公正的眼光记述灾情,撰写了详细调查报告,发往外界,使外界...
关键词:传教士 甘宁青地区 赈灾 
论战时国民政府开发西部取得的成效及其不足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50-57,共8页尚季芳 
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西北民族地区毒品危害及禁毒研究"(08JC770020);2009年第4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毒品危害与禁毒研究"(20090450847);2009年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科研骨干培育项目"近代甘宁青地区地震灾害及赈灾研究"(NWNU-KJCXGC-SK0303-8)
抗战爆发后,随着东南的沦陷,国都的西迁,大后方的地位日见重要。为了抗战建国,国民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大后方的政策,诸如扶持建立工业、发展农业、兴办水利、开发交通等。在国家政权力量的介入以及人民的支持下,这些政策的实施取...
关键词:抗战时期 国民政府 开发西部 政策 成效 
建国初期甘肃省的禁烟禁毒斗争——兼与国民政府时期的禁政对比分析被引量:5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93-98,共6页尚季芳 
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西北民族地区毒品危害及禁毒研究"(08JC770020);2009年第4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毒品危害与禁毒研究"(20090450847);2010年西北师范大学三期"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科研骨干培育项目"近代甘宁青地区地震灾害及赈灾研究"(NWNU-KJCXGC-SK0303-8)的成果
近代甘肃省是中国西部毒品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历届政府都不同程度的采取了禁毒举措,但成效不彰,未能彻底根绝毒祸。新中国建立之初,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将百年毒祸涤荡净尽,体现了新生人民政权的高度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其所采...
关键词:建国初期 甘肃省 禁烟禁毒 
控制与消解:从保甲长的难局看国民政府时期的地方基层社会被引量:3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0年第3期3-8,17,共7页尚季芳 
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西北民族地区毒品危害及禁毒研究>(08JC770020);2009年第4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毒品危害与禁毒研究>(20090450847);2009年西北师范大学三期"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近代甘宁青地区地震灾害及赈灾研究>(NWNU-KJCXGC-SK0303-8)
保甲长是地方基层政权中的重要一环,要将政府政令在地方社会推行付诸实施,并使之见效,实在需要保甲长的努力。然而在国民政府时期,保甲长施政受到多重掣肘,诸如土豪劣绅的干预,军队和土匪的骚扰杀戮,民众的诬告,薪水微薄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国民政府 保甲长 甘肃 地方基层社会 
民国时期甘肃农村烟祸状况及社会影响述论被引量:4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67-71,共5页尚季芳 
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近代西北民族地区毒品危害及禁毒研究"(08JC770020);2009年第45批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毒品危害及禁毒研究"(20090450847);2009年西北师范大学"知识与科技创新工程"科研骨干培育项目
民国时期,中国西部地区毒祸甚烈。地处西北内陆的甘肃毒品种植达到了历史最高点,种植面积一度在57万亩以上,号称"烟国"。追溯其根由,政府经济来源匮乏,借征收烟亩罚款谋取厚利,以资挹注财政;农家生计困窘,种植贩卖鸦片维持简单生活;甘...
关键词:民国 甘肃 鸦片种植 社会影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