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CS-ZZ-2008-04)

作品数:4被引量:7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建平谭春萍刘俊峰米睿张廷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相关期刊:《冰川冻土》更多>>
相关主题:青藏高原南部气候变化脆弱性冰冻圈生态-经济系统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生态-经济系统对冰冻圈变化的适应能力评价——以玉龙雪山地区为例被引量:12
《冰川冻土》2012年第2期485-493,共9页杨岁桥 杨建平 王世金 谭春萍 刘俊峰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7CB411507);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6FY110200);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SKLCS-ZZ-2008-04)资助
以玉龙雪山地区为例,基于关联性、全面性与合理性、可操作性原则,结合玉龙雪山地区冰冻圈变化的特点与主要影响,从生态、水资源、经济与社会系统4个方面遴选了20个指标,构建了生态-经济系统对冰冻圈变化的适应能力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
关键词:生态-经济系统 冰冻圈变化 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指数 玉龙雪山 
我国冰冻圈及其变化的脆弱性与评估方法被引量:15
《冰川冻土》2010年第6期1084-1096,共13页杨建平 张廷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7CB411507);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SKLCS-ZZ-2008-04)资助
基于脆弱性研究文献,从脆弱性概念、评估内容、评估方法等方面系统总结了脆弱性评估研究的特点和趋势,开展脆弱性评估时应注意的系统、关注特征、灾害、尺度与时间等五个方面,剖析了区域尺度脆弱性评估涉及的一系列问题,介绍了脆弱性评...
关键词:脆弱性 冰冻圈的脆弱性 冰冻圈变化的脆弱性 脆弱性评估方法 
1971-2007年青藏高原南部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49
《冰川冻土》2010年第6期1111-1120,共10页谭春萍 杨建平 米睿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7CB411507);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SKLCS-ZZ-2008-04)资助
利用我国青藏高原南部24个站点1971-2007年37 a的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资料,对该地区气温和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37 a来该地区气候显著变暖,年平均气温升温率为0.33℃.(10a)-1,气候变暖主要发生于1990年后.19...
关键词:青藏高原南部地区 气候变化 特征 
我国喜马拉雅地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需求调查与分析被引量:7
《冰川冻土》2009年第3期510-517,共8页杨建平 谭春萍 刘俊峰 韩春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7CB411507);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SKLCS-ZZ-2008-04)资助
喜马拉雅地区是全球潜在关键区,过去几十年的气候变化已导致该地区冰川消融,与冰川有关的灾害风险与日俱增,随着气候的持续变暖,冰川消融将对该地区水资源供给产生负面影响.基于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分析了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消融对...
关键词:喜马拉雅山地区 适应气候变化 能力建设 需求调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