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3JZD009)

作品数:16被引量:8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蕴茜刘大禹白纯徐静玉崔之清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南京政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广西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国民政府孙中山国民党光复初期中英关系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化”影响下的京津市民物质生活变迁(1912~1937)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75-81,共7页孔祥宇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国史研究>(项目号:03JZD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民国以来,在京津市民的物质生活中,出现了"西化"现象。该现象的出现,首先是因为它是近代西方文明的"衍生物",伴随着西方国家政治经济的入侵而传入;其次,京津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城市经济特点,促进了京津市民物质生活的西化。第三是政府的...
关键词:“西化” 京津市民物质生活 变迁 
战后初期中国军队过境香港史实疏证被引量:1
《民国档案》2008年第4期116-121,共6页孙扬 
教育部200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民国史研究”(项目号:03JZD009)子课题“民国时期的中英政治交涉”阶段成果;香港中文大学“2007-2008年度内地优秀博士生访港计划”资助
1945年9月至1946年8月,集结在华南的中国军队进入香港境内,由九龙尖沙咀乘船运往东北与华北。国民政府与英国就此事进行了交涉,虽然订立了中国军队过境香港的有关协议,但双方仍然摩擦不断。国民政府既利用军队过境之机为接收华北、东北...
关键词:中国军队 香港 中英关系 
谒陵仪式与民国政治文化被引量:14
《开放时代》2008年第6期22-38,共17页陈蕴茜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编号:03JZD009)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遗体暂厝北京西山碧云寺,谒灵成为纪念孙中山的重要仪式。1929年,国民政府将孙中山灵梓奉安南京,敬谒中山陵成为最神圣的纪念仪式。为使全体国民崇拜孙中山,服务于政治统治,国民党开始制定严格的谒陵规范。每逢孙中...
关键词:政治仪式 民国时期 政治文化 国民政府 象征意义 孙中山 国民党 政治统治 
从强硬到妥协——白鹅潭事件中的英国政府被引量:1
《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2期145-151,共7页徐静玉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3JZD009)
1923年,广州政府争取关余,演化为"白鹅潭"事件。英国作为关余交涉的主要当事国,与"白鹅潭"事件的主要推动者,本来试图以炮舰政策解决关余问题。但由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广州政府进行了刚柔并济的外交努力;列强则各有图谋,无意助其实...
关键词:“白鹅潭”事件 英国政府 中英关系 
精英与大众之间:国民党社会结构与政党形象流变综论(下)
《民国研究》2008年第Z1期47-70,共24页崔之清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国史研究》中期成果之一(03JZD009)
<正>一1928~1937年:执政后的蜕变训政体制建立后,国民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并实行一党专制。国民党此前就以暴力'清共',暴露了残酷镇压不同党派的专制本质。接着,凭借党军的武力,迅速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政权力机构,取代了北...
中国国民党早期的政治输入与政治理念表达(下)
《民国研究》2008年第Z1期71-88,共18页李玉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国史研究”中期成果之一(03JZD009)
一民国建立,虽政局不靖,但中国社会毕竟在继续前进,物质与技术层面的发展对社会思潮的影响不可不记。作为北洋政府最高当政者的历任总统,以及临时执政、大元帅等,无不将发展实业列为施政纲要之一。袁世凯曾通令全国:'现在国体确定,组织...
民国时期政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解析被引量:1
《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2期126-131,共6页徐树英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民国史研究"(03JZD009)
民国时期的意识形态领域,政党意识形态占据了主导地位。整个民国时期,意识形态呈现出保守主义、激进主义与自由主义三分格局;各政党特别是国民党、共产党在政治舞台上相当活跃,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深刻影响,无疑与他们各自具有坚实的意...
关键词:民国时期 政党 意识形态 主导地位 
国民政府行政院行使权力的困境(1932~1935)——以推行保甲制度的程序为例被引量:6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120-127,共8页刘大禹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编号:03JZD009)
20世纪30年代初期,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行政院,在内忧外患的施政环境中,由于军权的介入,制度上的权力在实际运作中陷入了困境。行政院与军事委员会两者之间是平行及互不隶属的关系,但行政院应当处于权力的核心。然而通过各省市停办自...
关键词:行政院 保甲制度 权力困境 
新国际银行团与广州军政府争拨关余斗争的失败被引量:2
《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104-108,共5页徐静玉 
200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3JZD009)
1920年秋,孙中山在广州重建护法军政府,随即与列强展开了争拨关余的斗争。时逢新国际银行团新建,英美等国无意继续将关税余款分拨给北京政府和南方军政府;而北京政府鉴于新国际银行团的借款条件过于苛刻,在民族主义潮流之下,亦不敢贸然...
关键词:广州军政府 关余 新国际银行团 整理公债 
20世纪30年代自由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及绩效评价被引量:6
《求索》2006年第9期217-221,共5页刘大禹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国史研究>中期成果(03JZD009)
20世纪30年代,自由知识分子在国难时期,热情参与政治论争,形成了以《独立评论》等刊物为中心的论政场所,完成了由学术到政治的转变,并实现了与政府的人事结合。此举加快了国民政府独裁体制的形成,给国民政府行政院的施政方式带来一些新...
关键词:自由知识分子 国民政府 政治参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