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TG1999045700)

作品数:36被引量:1357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徐祥德丁国安孟昭阳王淑凤颜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沙漠》《科学通报》《应用气象学报》《安全与环境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气溶胶PM2.5城市群落气候效应数值模拟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自然科学总论建筑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京地区PM_(2.5)的成分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214
《应用气象学报》2007年第5期645-654,共10页徐敬 丁国安 颜鹏 王淑凤 孟昭阳 张养梅 刘玉彻 张小玲 徐祥德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TG1999045700);国家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2004DFA06100);科技部公益性重点研究项目(2001DIA10009);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05-3-DH13)共同资助
选用2003--2004年初PM25连续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北京地区PM25的特征、PM25与PM10以及PM25与地面气象要素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四季中夏季PM25浓度最低,冬、春两季浓度较高。PM25与PM10比值平均为0.55,非采暖期两者比值为0.52,...
关键词:北京地区 PM2.5 元素 PMF 
北京上甸子本底站2003年秋冬季痕量气体浓度变化特征被引量:21
《气象科技》2007年第4期550-557,共8页孟昭阳 丁国安 汤洁 王淑凤 
科技部国家公益性研究专项重点项目(2001DIA10009);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TG1999045700)共同资助
2003年9月至2004年2月在北京上甸子区域大气污染本底监测站(117°07′E,40°39′N,海拔293.9 m)开展了对大气中痕量气体的连续在线监测,获得了NO、NO2、SO2、CO和O3等气体组分的变化特征、变化规律和浓度水平。初步分析表明,NO、NO2、SO...
关键词:上甸子本底站 痕量气体 气象因子 O3 
连续强沙尘天气的发展和时空演变机制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7
《中国沙漠》2007年第1期137-146,共10页张小玲 程丛兰 谢璞 王迎春 徐晓峰 刘伟东 
科技部公益类项目(2001DIB2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50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TG1999045700)共同资助
2002年4月6-8日由蒙古气旋和地面冷锋引发了一次连续沙尘暴天气,特别是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沙尘持续影响时间较长,强度大。利用与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气象模式完全耦合的区域沙尘数值模式,模拟研究这次强沙尘天气过程中沙...
关键词:强沙尘天气 发展结构 沙尘浓度 数值模拟 
北京秋季地面O_3的一维模式模拟研究被引量:3
《气象科技》2006年第6期649-655,共7页刘玉彻 颜鹏 丁国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TG1999045700);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2004DFA06100)资助
用一维光化学模式,基本模拟出静稳天气条件下2001年9月9日北京几个主要大气污染物种:O3、NO、NO2、CO以及SO2的日变化特点,并解释了影响O3及NO、NO2、CO和SO2日变化的控制因子作用。初步分析认为,地面O3对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
关键词:一维光化学模式 O3 O3前体物 
近40年北京地区强热岛事件初步分析被引量:22
《高原气象》2006年第6期1147-1153,共7页张尚印 徐祥德 刘长友 胡保昆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TG1999045700)资助
利用北京市1961-2004年间气象站及自动气象站逐日或逐时及每10min的日平均地面气温观测资料,给出了近44年北京市强热岛事件日的序列,划分了热岛日的大致标准,并分析了北京市强热岛事件日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表明,在1961-2004年北...
关键词:北京地区 强热岛事件 时空分布特征 
燃放烟花爆竹对北京城区气溶胶细粒子的影响被引量:74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第5期79-82,共4页徐敬 丁国安 颜鹏 章建成 王淑凤 孟昭阳 张养梅 刘玉彻 张小玲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TG1999045700);国家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2004DFA06100);科技部公益性重点研究项目(2001DIA10009)
为了研究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中气溶胶细粒子污染的影响,采用TEOM于2003年1月31日—2月25日对PM2.5和PM10质量浓度和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春节期间北京城区气溶胶细粒子的污染特征。结果显示:燃放烟花爆竹会导致空气中PM2.5在短时...
关键词:环境学 大气环境 北京 PM2.5 PM10 烟花爆竹 
长江中下游夏季高温灾害机理及预测被引量:55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840-846,共7页张尚印 张德宽 徐祥德 廖要明 沈树勤 尹东屏 
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放课题(KJS030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TG1999045700);LCS开放课题(2004C-12)
利用我国1961—2003年夏季(6—8月)高温资料,建立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城市强高温及高温过程较完整的时间序列,探讨了该地区主要城市高温气候特征。分析该地区南京、杭州、南昌等城市夏季高温灾害机理,东亚副热带高压是造成长江中下游地...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 高温气候特征 灾害机理 预测 
我国东部三市夏季高温气候特征及原因分析被引量:68
《高原气象》2005年第5期829-835,共7页张尚印 张海东 徐祥德 张德宽 廖要明 宋艳玲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TG1999045700);江苏省气象灾害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长江中下游夏季高温灾害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LCS(2004C-12)开放课题共同资助
利用1961-2000年夏季(6~8月)月高温资料,探讨了石家庄、南京、福州的高温气候特征,给出了高温天气过程原因分析及东亚副热带高压(下称东亚副高)的活动特点.结果表明,石家庄测站强高温过程期间干热和闷热天气持续时间不长,极端气温高,...
关键词:我国东部 城市高温 气候特征 原因分析 
北京地区大气中VHCs观测结果的初步分析被引量:9
《应用气象学报》2005年第5期600-607,共8页王木林 程红兵 丁国安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TG1999045700);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2004DFA06100)共同资助
采用Tenax TA和碳分子筛吸附富集-热脱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北京地区大气中C2~C10可挥发性烃类化合物(简称VHCs)的浓度变化.从2001年9月到2003年8月,先后采集到有效样品113个.检出55个VHCs 组分,其中烷烃26个,烯烃19个,芳香烃1...
关键词:热解吸 毛细柱气相色谱法 挥发性烃类化合物 时空变化 北京地区 观测结果 大气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机动车尾气排放 浓度变化 
北京及周边城市群落气溶胶影响域及其相关气候效应被引量:33
《科学通报》2005年第22期2522-2530,共9页徐祥德 施晓晖 张胜军 丁国安 苗秋菊 周丽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TG1999045700);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2004DFA06100)共同资助.
采用晴空、稳定天气条件下卫星遥感MODIS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资料, 结合地面观测PM10浓度资料进行变分分析, 并利用卫星TOMS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资料和北京及周边各气象站观测日照时数、雾日数、低云量等气象要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探讨...
关键词:北京 城市群落 气溶胶 影响域 气候效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