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

作品数:40被引量:284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锋刘西莉任广鑫聂俊锋杨改河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农机化研究》《甘肃畜牧兽医》《耕作与栽培》《水土保持通报》更多>>
相关主题:种衣剂葎草渭北旱塬地膜小麦农作制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苗期地膜回收机的起膜轮的设计被引量:12
《农机化研究》2007年第9期84-86,共3页张秋芳 张东兴 
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200162040801)
针对现有苗期地膜回收机都是采用弹齿扎入地膜再回收,容易造成地膜的破损而不便于整体回收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柔性弹齿起膜轮,能够在不挑破地膜的前提下,将地膜由下向上整体托起并卷到收膜轮上,从而达到较完整地收集地膜的目的;同时,提...
关键词:农业工程 地膜回收机 设计 起膜轮 驱动功率 
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血液病理研究被引量:10
《水产学报》2006年第1期108-112,共5页冯守明 杨先乐 李军 王蓉 赵燕超 
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200031231101)
对自然发病、投喂和注射感染的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whitespotsyndrome,WSS)血液病理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感染方式患病对虾的血液病理变化相似,表现为:1.患病对虾血细胞总数、透明细胞数量极显著减少,小颗粒细胞、大颗粒细胞极显著...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血液病理 白斑综合征 
华北农牧交错带退化草地土壤种子库动态变化被引量:12
《草业科学》2005年第11期8-12,共5页邵新庆 王堃 吕进英 
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200161280201)
对华北农牧交错带不同退化演替阶段土壤种子库的数量和物种组成及与地上植被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农牧交错带草地在刈割和放牧等干扰下,发生逆行演替,土壤种子库中植物种类及种子数量呈递减的趋势,轻度退化类型土壤种子库...
关键词:种子库 交错带 退化草地 种子数量 
水土保持耕作对夏种大豆光合、蒸腾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9
《草业学报》2005年第6期82-86,共5页邵新庆 沈禹颖 王堃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2000018602);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200161280201)
在甘肃黄土旱塬区,以夏种大豆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水土保持耕作方式下夏种大豆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生育期内,夏种大豆净光合速率呈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生长早期,可能主要受当地日照时数及有效辐...
关键词:夏种大豆 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水土保持耕作 
浅述农业生态环境与水稻生产机械化被引量:8
《中国农机化》2004年第6期26-27,共2页王承义 詹雄伟 
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2001-2002]项目名称:水稻收获及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项目编号:农业部农科教发[2001]5号;江苏省农机局下达的农机化综合示范县建设项目项目名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编号:江苏省农机局苏农机办(2001)29号
本文从农业生态环境这个角度,叙述了水稻生产实现机械化的重大意义,提出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是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条件,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环境的好转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 水稻生产机械化 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机械化 
天津市设施蔬菜节本增效技术推广成效显著被引量:2
《天津农林科技》2004年第5期30-32,共3页王学忠 张保岩 高晓明 韩志江 程瑞明 
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119
近年来天津市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市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主要途径。但是在我市保护地蔬菜生产中还存在着设施利用率低、技术装备水平落后、无害化生产能力薄弱及劳动生产率不高等情况,不同程度的影响着蔬菜生产效益...
关键词:保护地 蔬菜 节本增效 技术推广 
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葎草栽培方法初步研究被引量:1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50-52,共3页刘生荣 张海 相建业 
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2000)73220001]
对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葎草种植利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葎草是工程措施后的优良先锋草种。适宜播期和合理的密度是提高葎草种植利用的关键。适播期为冬末初春,密度平台埂上1-2株m,隔坡带埂下1株m,鱼鳞坑每坑1株为宜。葎草生长快,...
关键词: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 荒坡治理 Lu草 种植利用 
沙漠化草地的恢复与重建途径被引量:18
《草地学报》2004年第3期240-245,共6页王堃 吕进英 邵新庆 
科技部"973"重大基础研究子专题(G200018606);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200161280201)
在分析国内外草地沙漠化治理现状的基础上,研究1985-1998年沙化草地的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结果表明:自然恢复属于进展演替类型,经历"沙生、一年生植物群落"、"根茎禾草杂类草群落"和"丛生禾草群落"三个演替阶段,最终向地带性植被类型发...
关键词:草原学 草地沙漠化 植被恢复 植被重建 演替 
葎草在残塬沟壑区荒坡治理的生态效应研究被引量:9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年第2期155-157,共3页刘生荣 张海 李葆来 贾涛 
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 (2 0 0 0 /73 2 2 0 0 0 1)部分研究内容
对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荒坡治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配置模式及草的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草适应性广 ,生长势极强 ,是荒坡治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配置模式的优良先锋草种 ,与相应的林木 (经济、生态林 )组合其水土保持及保水效应良...
关键词: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 荒坡治理 葎草 生态效应 林草组合模式 水土保持 
葎草的水土保持效益研究被引量:4
《水土保持通报》2003年第6期26-28,共3页杨开宝 李景林 张国云 
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黄坡治理与开发--葎草的示范与推广
3a定位试验研究表明,艹律草群落不仅是一种优良的牧草资源,也是保土固土能力特别强的水土保持草本植物,是绿化荒山、荒坡、荒沟,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一种理想草被;播种当年地面覆盖度可达80%,第2a可达90%以上;综合分析计算结果表明,...
关键词:Lu草 水土保持植物 荒山荒坡治理 降雨径流 地表冲刷 植被盖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