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711813)

作品数:6被引量:7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高锐李秋生王海燕侯贺晟郭彤楼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纽约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质论评》《地质通报》《石油物探》《地球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青藏高原东北缘深地震反射剖面初至波浮动基准面静校正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华南陆块东北部构造特征、成矿作用与动力学机制——来自大地电磁测深的认识被引量:2
《地质论评》2022年第3期921-937,共17页董基恩 叶高峰 魏文博 金胜 李玉龙 董小军 魏有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YFC0601406);“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Sino Probe)”项目和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60082和DD20190012)的成果。
通常认为,华南陆块在新元古代由扬子克拉通和华夏地块沿江南造山带碰撞拼合而成,之后经历了陆内造山、洋壳俯冲等多期岩浆—构造活动。但因华南陆块所处的特殊地质构造环境,就目前华南陆块各块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江南造山带深部构造特...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 华南陆块 江南造山带 接触关系 地幔物质上涌 
韧性剪切带的剪切作用类型和韧性减薄量被引量:7
《地质通报》2012年第1期26-37,共12页李建波 王涛 郭磊 童英 欧阳志侠 曾涛 史兴俊 张建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102129、90714006、41002073);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编号:08-01-03)
韧性剪切带组构的演化和剪切作用类型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运用极莫尔圆法、有限应变法、刚性颗粒法、石英光轴组构结合有限应变测量法、拖尾形态法、剪切带内变形脉体(岩墙)法、碎斑法等方法可以估算剪切带变形过程中的运动学涡度...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 有限应变 运动学涡度 韧性减薄量 
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缩短变形——深地震反射剖面再处理提供的证据被引量:47
《地球学报》2011年第5期513-520,共8页高锐 王海燕 王成善 尹安 张玉修 李秋生 郭彤楼 李文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830316);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编号:2006DFA21340);国家地质调查项目(编号:1212010711813);国家专项项目"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编号:SinoProbe-02)联合资助
青藏高原是由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于50~60Ma碰撞而形成的全球最高最大的高原,已成为多数国内外学者的共识。然而,关于它的岩石圈变形机制却是长期争论的问题。深地震反射剖面是精细揭示岩石圈结构、分辨变形样式的有效技术。重新处理的...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 深地震反射剖面 岩石圈缩短变形 
青藏高原地震层析成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物探与化探》2011年第2期160-164,共5页郑洪伟 李廷栋 高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4026;40774051;40974060);中国地质大调查项目(121201071181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基本科研业务费(J0911;J0915);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开放课题项目(GDL0901);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02)
为研究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深部结构构造特征,近年来开展了大量的宽频地震探测工作。笔者收集了最近十几年来在青藏高原内部及其周缘布设的宽频带临时台网和固定台站情况,综合论述了宽频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在青藏高原深部结构探测,如地壳...
关键词:青藏高原 层析成像 研究进展 
影响松潘地区深反射地震数据品质的几种因素被引量:4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年第2期410-418,共9页王海燕 高锐 李秋生 侯贺晟 Francis Wu 薛爱民 卢占武 庞永香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604010);重点基金项目(40830316);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J0803);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资助(2006DFA21340);国土资源部创新计划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711813);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811021)联合资助
深反射地震剖面技术是揭示岩石圈精细结构的有效手段,获得高质量的原始资料是揭示岩石圈精细结构探讨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前提和基础.松潘地块地表条件和地下地质构造复杂,资料信噪比低.本文针对松潘地区地表地质条件、激发接收条件及环境...
关键词:松潘地块 激发条件 接收条件 信噪比 单炮记录品质 影响因素 
盆山结合部近地表速度结构与静校正方法研究——以西南天山与塔里木盆地结合部为例被引量:10
《石油物探》2010年第1期7-11,共5页侯贺晟 高锐 贺日政 刘金凯 酆少英 管烨 蔡勋育 James.H.Knapp Francis T.Wu 
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006DFA21340);国土资源部创新计划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711813);国家专项深部探测技术实验与集成项目(SinoProbe-0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基本科研业务费(J0916)共同资助
盆山结合部位近地表结构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以横穿西南天山与塔里木盆地的某二维地震测线为例,通过分析盆地、盆山结合部和山区的典型单炮记录,确定了一套基于浮动基准面的层析静校正流程——对起伏地表的高程进行...
关键词:西南天山 塔里木盆地 盆山结合部 近地表结构 初至波 层析反演方法 高程静校正方法 浮动基准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