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A820060)

作品数:5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于海纯李青武更多>>
相关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比较法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法学家》更多>>
相关主题:保险消费者出口信用保险比例原则信用保险制度公司治理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未经被保险人同意的死亡保险合同效力研究被引量:4
《法学家》2015年第6期64-74,175,共11页于海纯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保险法司法解释及实施问题研究"(11CFX0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保险消费者保护制度及实施研究"(13YJA820060)的支持
我国《保险法》第34条规定,未经被保险人同意的死亡保险合同无效;审判实务中,无效的后果有三种:保险人全额返还保险费;保险人承担主要赔偿责任;保险人承担缔约过失的全额赔偿责任。第一种观点未考虑到保险人的履行;第二种观点忽略了投...
关键词:未经被保险人同意的死亡保险合同 无效 比例原则 效力未定 
国外保险消费纠纷替代性解决机制及其启示被引量:2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92-99,共8页于海纯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保险消费者保护制度及实施研究"(13YJA820060);2010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市保险合同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研究"(10BaFX083)
以"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且通过专门的争议解决机构处理保险争议是国际上化解保险活动当事人之间矛盾和管控保险纠纷的优选方法。保险消费纠纷的专业性呼唤针对性的解决机制。两大法系国家保险消费纠纷解决机制的探索,对我国保险消费争...
关键词:保险纠纷 保险消费者 替代性争议解决机制 
《伯尔尼联盟总协定》制度框架下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被引量:4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56-63,共8页李青武 于海纯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规划项目"保险消费者保护制度及实施研究"(项目编号:13YJA820060)的阶段性成果
规范国际出口信用保险人的《伯尔尼联盟总协定》,是发达国家协商的结果。该《协定》总结了出口信用保险的国际先进性经验,虽属于软法,但是其强制性规定仍具有约束力。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有限公司属于政策性保险公司,其官办、垄断与立法空...
关键词:出口信用保险 伯尔尼联盟总协定 公司治理 
论政府市场监管强权抑或放权的路径选择——以美国保险广告监管制度为重点被引量:1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08-113,共6页李青武 于海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规划项目:"保险消费者保护制度及实施研究"(13YJA820060)
保险广告虚假宣传是中国当下保险销售误导的主要表现之一。监管机构在保险市场领域,是"有为"还是"无为"、是"放权"还是"强权"的抉择,取决于社会公共利益优先保护的需要,这是政府监管市场经济的理念。"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其本意是指...
关键词:社会公共利益 保险广告 市场监管 保险消费者 销售误导 
论美国不可争议条款规制投保欺诈的制度构成及其正当性被引量:2
《比较法研究》2014年第1期112-124,共13页李青武 于海纯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规划项目"保险消费者保护制度及实施研究"(项目号:13YJA820060)课题成果之一;2012年国家留学基金委"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项目号:201206645006)的资助
不可争议条款制度约束保险公司撤销保险合同或主张保险合同无效的权利,强化了保险消费者的保险合同期待权。该制度是否豁免投保欺诈是其适用中最大的争议,本文重点围绕美国立法例,论述不可争议条款豁免投保欺诈的表现形式、制度缘起、...
关键词:如实告知 投保欺诈 不可争议条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