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3-10)

作品数:94被引量:1931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克林曾馥平彭晚霞宋同清杜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广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农业工程学报》《水土保持通报》《草业学报》《农业现代化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喀斯特峰丛洼地峰丛洼地土壤桂西北植被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14年亚热带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物种组成数据集被引量:5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2020年第1期73-80,共8页杜虎 彭晚霞 宋同清 曾馥平 王克林 傅伟 
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31400412、31370623、31370485);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3-10).
喀斯特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当今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保护最好、原生性最强的喀斯特非地带性亚热带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区。喀斯特顶级森林群落的植物资源清查、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对石漠化生态重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
关键词:喀斯特 常绿阔叶树种 落叶阔叶树种 叶片习性 群落结构 样地调查 
喀斯特岩溶地区“草—畜”农业生产模式初探——以古周村为例被引量:1
《湖南农业科学》2017年第6期66-69,共4页宋希娟 刘淑娟 寻瑞 王克林 
铜仁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trxy DH1603);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3-10)
以喀斯特地区的古周村为例,比较了当地"草—畜"生产模式与传统生产模式固碳能力、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养分情况,并介绍了古周村养殖业及沼气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桂牧一号人工草地的净初级生产力和碳固定量均高于玉米,呈极显著差异;2种土...
关键词:古周村 喀斯特 牧草 玉米地 “草-畜”生产模式 
桂西北喀斯特区原生林与次生林鲜叶和凋落叶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28
《生态学报》2016年第7期1907-1914,共8页曾昭霞 王克林 刘孝利 曾馥平 宋同清 彭晚霞 张浩 杜虎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3-1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70404;XDA05050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0329;51409101;31370485;31370623;31400412);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ISACX-LYQY-QN-1203)
研究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植物新鲜叶片与凋落叶的元素化学计量学性状,对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桂西北喀斯特区分别选取了3个原生林群落与3个次生林群落,研究其建群种植物新鲜叶片和凋落叶的C、N、P元素含量...
关键词:生态化学计量学 喀斯特 鲜叶 凋落叶 原生林 次生林 
峰丛洼地不同林龄核桃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的关系被引量:2
《中国岩溶》2016年第2期226-232,共7页谭秋锦 覃振师 黄锡云 张浩 陈海生 曾馥平 王文林 
广西公益基金项目(GXNYRKS201506;GXNYRKS201611;GXNYRKS20161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06B04-06);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3-1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70404;XDA05050205);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项目
文章以喀斯特峰丛洼地的核桃(Juglans regi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与室内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林龄核桃生物量与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比较了土壤养分与环境因子(坡度、坡向、坡位和裸岩率)的相关性,探讨了土壤养分对生物量的影...
关键词:核桃 峰丛洼地 林龄 生物量 土壤养分 
喀斯特洼地退耕和耕作土壤优先流特征被引量:34
《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第1期111-116,共6页王发 付智勇 陈洪松 王克林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3-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87;31100294);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JJ3144)
应用亮蓝染色示踪技术,研究了喀斯特洼地退耕封育区土壤和耕作土壤的优先流类型及其特征,分析2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优先流路径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并结合去除耕作层的对比试验,阐述了耕作层对优先流发生及其优先流路径发育的重要...
关键词:喀斯特 优先流 退耕还林 染色示踪 
基于TM影像的白云岩与石灰岩上喀斯特植被时空变化差异研究被引量:12
《生态学报》2016年第1期180-189,共10页徐艳芳 王克林 祁向坤 岳跃民 童晓伟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重大项目(KZCX2-XB3-1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0BAE0073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445)
喀斯特土壤主要由白云岩和石灰岩风化而来,植被生长及其分布究竟怎样响应这一特殊地质背景?以人为干扰影响较小的喀斯特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监督分类法对1990年和2011年两期TM影像进行植被分类,并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两种岩...
关键词:植被变化 遥感 白云岩 石灰岩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类型森林养分循环特征被引量:24
《生态学报》2015年第22期7531-7542,共12页俞月凤 何铁光 彭晚霞 宋同清 曾馥平 杜虎 韩畅 李莎莎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70404;XDA05050205);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3-1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C09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485;31370623;31400412和31460135);广西科技项目(桂科攻1355007-10;桂科合1346011-17)
以中国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为研究区域用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对人工林、次生林、原生林3个不同类型森林的6个代表性群落的生物量、营养元素生物循环量及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森林群落乔木各器官的养分含量大小顺序为:叶...
关键词:营养元素 生物循环 喀斯特峰丛洼地 森林类型 
西南喀斯特典型树种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及主要影响因子被引量:11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年第5期890-894,共5页付威波 宋敏 彭晚霞 杨钙仁 杜虎 文丽 李莎莎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3-1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09B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485)
为了解喀斯特典型植物光合作用季节变化特征,应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滇南安息香(Styrax benzoinoides Craib)、女贞(Ligustrum lucidum)和岩樟(Cinnamomum saxatile)3种喀斯特典型植物在自然生境中的光合季节动态及主要...
关键词:光合生理 季节变化 西南喀斯特 影响因子 滇南安息香 女贞 岩樟 
喀斯特典型坡地旱季表层土壤水分时空变异性被引量:24
《生态学报》2015年第19期6326-6334,共9页张川 张伟 陈洪松 聂云鹏 叶莹莹 王克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87);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3-1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0BAE00739-02)
基于网格(10 m×10 m)取样,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桂西北喀斯特地区典型灌丛与草灌两种植被类型坡地(90 m×120 m)旱季(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表层(0—16 cm)土壤水分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整个采样期灌丛坡地的土壤水分含量明...
关键词:土壤水分 灌丛 草灌 时空变异 喀斯特 
中国西南喀斯特植物群落演替特征及驱动机制被引量:63
《生态学报》2015年第17期5822-5833,共12页文丽 宋同清 杜虎 王克林 彭晚霞 曾馥平 曾昭霞 何铁光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3-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485,3137062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C09B0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205,XDA05070404)
植被恢复是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和生态重建的关键步骤。通过总结已有的结果和分析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试验站部分试验数据,研究了西南喀斯特植被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动态特征,结果发现:西南喀斯特沿北、中、南亚热带至北热带的海拔递减...
关键词:植被演替 群落特征 驱动机制 气候带 西南喀斯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