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75012)

作品数:9被引量:6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宋宝韫刘元文牛玉英运新兵樊志新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交通大学大连铁道学院东北大学保定天威电力线材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塑性工程学报》《中国铁道科学》《科学技术与工程》《工业炉》更多>>
相关主题:接触线铜包钢铜扁线铜包钢线电气化铁路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铜扁线生产的连续挤压工艺被引量:7
《有色金属》2007年第4期20-22,共3页牛玉英 宋宝韫 刘元文 康京 高素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175012)
介绍铜扁线生产的传统的拉拔方法和连续挤压方法,论述连续挤压方法生产铜扁线所具有的优点。两种工艺方法所生产的铜扁线的组织比较分析表明,连续挤压法是一种优于传统工艺的铜扁线生产方法。
关键词:金属材料 铜扁线 连续挤压 组织 
铜扁线连续挤压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7
《有色金属》2006年第2期29-33,共5页牛玉英 陈莉 宋宝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175012)
采用DEFORM软件,模拟铜扁线的连续挤压成形过程,建立铜扁线连续挤压的刚粘塑性有限元模型,揭示金属的变形规律和优化工模具结构。获得有关变形网格、速度场、温度场、等效应力及扭矩-行程曲线等完整信息。比较不同结构模具的铜扁线成形...
关键词: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铜扁线 有限元 连续挤压 DEFORM 
银铜合金接触线的制造新工艺被引量:16
《塑性工程学报》2006年第3期65-68,共4页牛玉英 宋宝韫 刘元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175012)。
概述了电气化铁路银铜合金接触线的常用工艺方法,说明了研究新的接触线制造工艺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新的银铜合金接触线制造方法———连续挤压法。通过对上引连铸、连铸连轧、连续挤压工艺所生产的银铜合金接触线的组织和性能的比较分析...
关键词:银铜合金 接触线 连续挤压 工艺 
铜包钢接触线的感应加热控制模型研究
《工业炉》2006年第1期1-6,共6页徐振越 樊志新 宋宝韫 夏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175012)
铜包钢接触线属于高速铁路建设急需的产品,该产品的制造在中国尚属起步阶段。在采用连续挤压包覆技术生产铜包钢接触线时,钢丝的预热温度对产品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在感应加热理论和热传导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钢丝感应加热时的温度场模...
关键词:铜包钢 钢丝感应加热 模型 加热控制 
复合接触线生产的钢丝加热控制被引量:1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年第5期593-595,599,共4页徐振越 樊志新 宋宝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75012)资助
高速铁路复合接触线的制造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在采用先进的连续挤压包覆技术生产复合接触线时,钢丝的预热温度对产品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在感应加热理论和热传导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钢丝感应加热控制的数学模型,代入感应加热器的具...
关键词:复合接触线 钢丝感应加热 模型 加热控制 
银铜合金接触线新工艺的研究被引量:9
《中国铁道科学》2005年第3期99-103,共5页牛玉英 宋宝韫 刘元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175012)
根据连续挤压工艺原理,提出"上引连铸—连续挤压—(轧制)—拉拔"银铜合金接触线制造新工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新工艺生产的接触线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分析,得出其横断面的平均晶粒度为8 62μm,在室温下的导电率为102 2%IACS、延伸率为7 ...
关键词:接触导线 合金导线 上引连铸 连续挤压 制造工艺 
铜包钢接触线坯连续挤压包覆成形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塑性工程学报》2004年第6期55-57,共3页运新兵 宋宝韫 刘元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 0 175 0 12 )
采用连续挤压包覆法生产铜包钢接触线坯 ,是连续挤压技术的一次飞跃 ,铜能成功包覆在钢芯周围的关键是成形模具结构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 ,探讨了不同模具结构对铜包钢线坯成形的影响 ,分析了包覆成形失败的原因 ,并得到了优化的模具工艺...
关键词:接触线 铜包钢线坯 连续挤压包覆 模具结构 
铜包钢线连续挤压包覆工艺试验研究被引量:5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78-80,共3页运新兵 刘元文 贾春博 宋宝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75012)
采用连续挤压包覆法生产铜包钢线是连续挤压技术的一次飞跃,为了对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连续挤压包覆成形进行了工艺分析,并通过工艺试验获得了质量良好的铜包钢线.研究结果表明,单槽连续挤压包覆工艺更适合于铜包钢线的生产.
关键词:铜包钢线 连续挤压包覆 双槽包覆 单槽包覆 热压法 电镀法 包覆焊接法 
电气化铁路用铜包钢接触线制造技术被引量:17
《有色金属》2002年第3期22-23,35,共3页运新兵 宋宝韫 刘元文 高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 0 175 0 12 )
介绍并分析比较电镀法、浸涂上引法以及连续挤压包覆法等几种铜包钢线生产方法。电镀法设备体积小 ,投资少 ,但只能生产薄镀层细线 ,并存在环境污染 ;浸涂上引法的产品界面结合强度高 ,长度不限 ,但工艺复杂 ,设备庞大 ,技术难度较大 ,...
关键词:制造技术 电气化铁路 铜包钢 接触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