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1-SW-12-IV)

作品数:12被引量:14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恩生刘正文鲍传和韩博平丁淑荃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江苏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科学院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安徽农业科学》《湖泊科学》《水产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太湖主要鱼类太湖新银鱼食物组成富营养化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太湖主要鱼类的食物组成被引量:17
《水产学报》2008年第3期395-401,共7页刘恩生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12-IV);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2AA60101)
根据2004年9—12月和2005年4月的调查,研究了太湖8种鱼的食物组成。结果表明:优势种鲚主要摄食枝角类、占食物个数比例89.77%±13.69%;太湖新银鱼主要摄食桡足类、占个数比例70.11%±10.57%;鲢、鳙主要摄食微囊藻、占食物...
关键词:太湖 主要鱼类 食物组成 富营养化 微囊藻 
三氯化铁和苦草复合应用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实验被引量:4
《水资源保护》2007年第4期23-25,共3页黄沛生 谭镇 俞林伟 刘正文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2AA60101-4);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12-IV)
利用三氯化铁絮凝剂和沉水植物苦草在治理富营养化水体中的优缺点,复合应用于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结果表明,三氯化铁可有效降低水体的悬浮物浓度和总磷浓度,为水生植物早期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水生植物可保持和加强三氯化铁絮凝剂...
关键词:生态修复 富营养化 FECL3 苦草 
鱼类与水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回顾和设想被引量:34
《水产学报》2007年第3期391-399,共9页刘恩生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12-IV);国家"八六三"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60101)
For the sake of devising fish composition with the functions of protecting water environment,the progress of studies on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ishes and water environment was analyzed and then the suggestion...
关键词:鱼类 水环境 相互关系 水质保护 
太湖新银鱼、鲚鱼的食性比较及相互影响分析被引量:27
《湖泊科学》2007年第1期103-110,共8页刘恩生 鲍传和 吴林坤 曹萍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12-IV);国家"863"项目(2002AA60101;2002AA601013)联合资助.
在太湖,通过对263个太湖新银鱼和鲚鱼胃含物样本的食物组成分析和比较,研究了两种鱼类间的食物关系;并结合太湖历年鱼类渔获量资料,对渔获量变化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新银鱼在4月份的食物中以桡足类为...
关键词:太湖 太湖新银鱼 鲚鱼 食性比较 数量组成比例 饵料重叠系数 相同食物组成比 
太湖新银鱼的食物组成及与主要鱼类间关系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2
《水利渔业》2006年第5期41-44,共4页刘恩生 鲍传和 吴林坤 曹萍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12-IV);国家"863"项目(2002AA60101;2002AA601013)联合资助
为了定量分析太湖新银鱼和鲚鱼间的食物关系,用个体数量百分比为指标,对太湖5个采样点的110尾太湖新银鱼样本进行了食物组成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4月份太湖新银鱼的食物中主要是桡足类,占食物总个数的70.11%±10.57%;其次是枝角类,占29...
关键词:太湖 太湖新银鱼 鲚鱼 食物组成 
太湖银鱼产量变化和主要鱼类间关系的最优回归模型分析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6期1098-1100,共3页许建新 刘恩生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12-IV);国家"863"项目(2002AA60101)和(2002AA601013)联合资助项目
根据太湖1973~2002年的鱼类分类产量统计资料,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太湖主要鱼类产量变化对银鱼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湖银鱼和主要鱼类产量间的最优化回归模型为W=225.084 3+1.486 0 W3+0.087 7 W7(W为银鱼产量,W3为鲌鱼产量,W7...
关键词:太湖 银鱼 主要鱼类 产量 多元分析 
太湖银鱼和主要鱼类渔获量间的相关分析被引量:5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70-75,共6页刘恩生 鲍传和 曹萍 丁淑荃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12-IV);国家"863"项目(2002AA60101;2002AA601013)共同资助
根据太湖1973-2002年连续30年的鱼类渔获量统计资料,研究了太湖银鱼和主要鱼类渔获量间的相关关系。并根据2004-2005年的食性调查初步结果对相互关系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简单相关分析表明,太湖银鱼和鲌鱼、鲢鳙鱼渔获量间的正相关关系均...
关键词:主要鱼类 银鱼 渔获量 太湖 
太湖鱼类渔获量和优势种年龄组成的变化规律及下行效应分析被引量:16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471-477,共7页刘恩生 吴林坤 曹萍 鲍传和 丁淑荃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12-IV);国家"863"项目(2002AA60101和2002AA601013)资助
通过2003-2004年对太湖鱼类组成、优势鱼类鲚鱼的年龄结构及食物组成分析,结合鱼类渔获量统计和环境检测资料,研究了太湖鱼类渔获量、组成比例和优势鱼类湖鲚种群年龄结构的变化规律、机制以及相应变化对环境产生的下行效应.结果表明,...
关键词:太湖 鱼类渔获量 优势种 年龄组成 下行效应 
太湖湖滨带浮叶植物菱(Trapa quadrispinosa Roxb)对氮素再悬浮的影响被引量:9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6期750-753,共4页黄沛生 刘正文 韩博平 
国家"863"项目(2002AA601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12-IV);暨南大学基金联合资助
大型浅水湖泊沉积物的再悬浮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过程之一,也是影响湖泊内源负荷的主要因子之一。大型水生植物在抑制沉积物再悬浮方面有重要作用。通过测定浮叶植物生长区内外的沉积物再悬浮速率、沉积物总氮含量和水中总氮浓度,探讨...
关键词:太湖 氮再悬浮 浮叶植物 沉积物再悬浮 大型水生植物 湖滨带 太湖 氮素 湖泊生态系统 湖泊沉积物  总氮含量 
太湖鱼类产量、组成的变动规律及与环境的关系被引量:37
《湖泊科学》2005年第3期251-255,共5页刘恩生 刘正文 陈伟民 陈开宁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12-IV)国家"863"项目(2002AA60101)和(2002AA601013)
通过2003年9月-2004年1月的渔获物调查,并结合1984-2002年的鱼类产量统计资料,分析了近二十年来太湖鱼类产量和组成的变化规律以及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太湖鱼类的种类在不断减少,如本次调查和2002年3月-2003年12月的调查只...
关键词:太湖 鱼类产量 鱼类产量组成 生态环境变化 组成比例 变动规律 富营养化程度 浮游植物生长 上升趋势 相互作用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