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526-008)

作品数:21被引量:22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柱弓晓峰邓道贵周文斌王毛兰更多>>
相关机构:学研究院南昌大学广州大学淮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分析试验室》《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安徽农业科学》《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群落结构赣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水质生物学评价鄱阳湖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赣江下游及其支流轮虫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被引量:1
《生态科学》2014年第1期99-105,共7页金显文 杨威 丁建华 邓道贵 葛茜 刘足根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08ZX07526-008)
2009年6月(丰水期)、11月(枯水期)和2010年4月(平水期)对赣江下游轮虫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共记录了轮虫21属26种。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odonala)和扁平泡轮虫(Pompholyx complanata)...
关键词:赣江 轮虫 群落结构 水质生物学评价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在鄱阳湖水质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8
《人民长江》2013年第9期84-87,共4页赖建平 周文斌 王毛兰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11283);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4BAB213023);国家重大水专项资助项目(2008ZX07526-008)
针对单因子和综合指数污染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的缺陷,应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采用2011年平水期的实测水质资料,对鄱阳湖综合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各取样区综合水质指标均达到水环境功能目标,但都存在单项指标劣于水环...
关键词:水环境功能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 水质评价 时空变化 鄱阳湖 
赣江下游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被引量:21
《湖泊科学》2012年第4期593-599,共7页丁建华 杨威 金显文 邓道贵 葛茜 刘足根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08ZX07526-008)资助
2009年6月(丰水期)、11月(枯水期)和2010年4月(平水期)对赣江下游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3门15科25种.结果表明,赣江下游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生物密度最大值(145.9±81.8 i...
关键词:赣江下游流域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生物学评价 
基于控制单元的水环境容量核算研究——以锦江流域为例被引量:27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3期283-287,共5页王涛 张萌 张柱 陈宏文 钱万友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赣江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与质量目标管理技术示范(2008ZX07526-008)
水环境容量核算是流域水环境容量总量分配的重要依据,关系到流域水质目标的实现。控制单元作为流域水环境管理的一个基本实施单位,以其为基础开展水环境容量核算,对于科学制定控制单元容量总量分配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省锦江流域为例,...
关键词:控制单元 水环境容量 水质目标 流域 
赣江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类群划分被引量:44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第3期375-384,共10页刘足根 张柱 张萌 方红亚 弓晓峰 
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2008ZX07526-008)
2009~2010年3次对赣江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进行淡水生态学调查,鉴定出包括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裸藻门、甲藻门、隐藻门、黄藻门及金藻门在内的浮游植物共8门109属312种(包括变种、变型)。硅藻门和绿藻门无论是在物种数还是在种...
关键词:赣江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功能类群 
微波消解-GFAAS测定浅水湖泊底泥中重金属元素被引量:5
《分析试验室》2012年第2期51-54,共4页王毛兰 赖劲虎 倪妍 周文斌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11283;GJJ09439);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6DFB91920);国家重大水专项(2008ZX07526-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159)资助
探讨了采用微波消解作为底泥样品的前处理方法,运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浅水湖泊底泥中Cu,Pb,Zn,Cd,Cr含量的实验条件。方法的RSD为2.0%~4.1%,平均回收率为97.4%~101.5%,Cu,Pb,Zn,Cd,Cr的检出限分别为0.4,5,2.8,0.25,2.5ng。该法适...
关键词:微波消解 原子吸收光谱法 浅水湖泊 底泥 重金属 
基于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的赣江流域河流健康评价被引量:38
《水生生物学报》2011年第6期963-971,共9页张方方 张萌 刘足根 陈宏文 齐述华 
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2008ZX07526-008);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
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是最为广泛应用的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数之一。根据2009—2010年期间赣江流域60个采样点的底栖动物数据(15个参照点,45个受损点),对17个生物参数进行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了B-IBI指数...
关键词: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 大型底栖动物 河流健康评价 赣江 
基于控制单元的流域水环境容量总量分配研究——以锦江流域COD分配为例被引量:3
《人民长江》2011年第23期39-42,共4页王涛 张萌 张柱 陈宏文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赣江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与质量目标管理技术示范"(2008ZX07526-008)
以赣江一级支流锦江流域为例,建立了控制单元内水环境容量总量分配方案模型,遵循"流域-区域、流域-子流域(支流)、流域-排污口(直排口)"的分配思路,根据流域具体情况,确定了水环境容量总量分配原则,对各控制单元的COD水环境容量总量进...
关键词:水污染控制 总量控制 总量分配 控制单元 污染控制方案 锦江流域 
生物信息学在水生植物化感控藻进化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22期13882-13883,13885,共3页张萌 张柱 倪乐意 
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2008ZX07526-00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8CB418105)
从水生植物与藻类千百年长期博弈过程中所形成的抑制效应的进化形成机制着手,利用生物信息学原理探索其中所隐藏的可能机制,提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研究视角为植物控藻找到进化和分子代谢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化感作用 生物信息学 水生植物 藻类 
赣江下游及其支流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被引量:10
《生态科学》2011年第5期547-552,共6页杨威 邓道贵 孟小丽 刘足根 金显文 丁建华 葛茜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08ZX07526-008)
2009年6月、11月和2010年4月对赣江下游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和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共记录浮游甲壳动物21种,其中枝角类14种、桡足类7种。脆弱象鼻溞Bosmina fatalis、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和中剑水蚤Mesocyclops sp.为优势种。赣...
关键词:赣江 枝角类 桡足类 群落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